首页> 中文学位 >电视剧传播框架中的女性:形象建构与身份认同
【6h】

电视剧传播框架中的女性:形象建构与身份认同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电视剧传播之性别研究的文化意义

三、研究历史与现状

四、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第一章 电视剧传播框架与性别身份认同

第一节 框架分析与电视剧性别传播框架的形成

第二节 中国当下文化语境中的女性身份认同

第三节 电视剧传播中的女性:框架与身份认同的逻辑关联

第二章 题材框架中的女性表达:多重文化身份的呈现

第一节 记忆中的女性:历史题材剧中的女性景观

第二节“爱”与“家”:婚恋题材电视剧中的女性文化身份建构

第三节 政治、军事与刑侦剧中的点缀:公共领域中的女性缺失

第四节 平民生活剧中的女性:生动而真切的性别身份认同

第五节 异军突起的女性题材:另类框架中的女性表述

第三章 主题框架中的性别表述:女性身份认同的危机

第一节 传者的主题框架与女性的身份认同

第二节 男性空间中的英雄主题:女性身份的艰难建构

第三节 情感主题框架:女性身份认同的“温柔陷阱”

第四节 成长主题框架:女性主体认同的表达空间

第四章 形象框架的力量:女性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

第一节 表象的建构:女性形象的符号意义

第二节 性格的建构:女性认同的固定成见

第三节 伦理形象的建构:身份认同的源初与归宿

第四节 职业角色的建构:位于“前台”的社会角色

第五节 形象的场域:城乡女性文化身份的两极化想象

第五章 叙事框架:性别身份的认同模式

第一节 电视剧的叙事框架:形成与意义

第二节 原型叙事与女性身份构建

第三节 大众文化叙事:权威叙事中的女性认同

第四节 叙事框架的编码与解码

结语 电视剧的传播框架:女性身份认同的重要场域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身份认同”(identity)作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科学的研究主题之一,在大众文化的叙事文本-电视剧中同样显示了其作为问题的重要性。而框架分析(flame或framing)作为一种理论与方法近年来在传播学领域也应用十分广泛。电视剧在创作上不断走向成熟与壮大的过程中,电视剧的传播框架也在从传者到受众这一经典的传播过程中自然生成。那么,电视剧的传播框架是如何表征女性?而这样的表征又体现了怎样的关于性别的身份认同是本文的研究问题所在。框架分析在本文的运用尽管部分借鉴了传播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但更多取自于其来自文化社会学的批判意义与其意识形态意义。 电视剧表征女性时,在观念与意识形态层面形成了和谐框架、本位框架、男权框架与冲突框架等框架类别。这些框架潜在于作为表现形式的题材、主题、形象与叙事等层面,因此这些形式因素则构成另一重框架,即题材框架、主题框架、形象框架和叙事框架,这些框架的形成体现了创作者对女性形象的选择与建构。透过这些框架可见:电视剧所建构和传播的每一个女性形象都来自于创作者曾有的社会与文化经验,因此可以说,正是社会与文化创造了性别,同时创造了性别的身份认同。 在题材框架中,创作者对历史、军事、婚恋、刑侦等题材的选择不仅促成了。电视剧的类型化,更在模式化的剧情中建构了符合历史与现实规范的女性形象,从而使女性认同始终在既有的框架中进行,无法僭越固有的成见。 主题框架从更深层次涉及了创作者的主观意念与价值取向。通过对一些热播主题的电视剧的文化分析,可以看出在或宏大或日常的主题表述中,女性主体性建构与身份认同的艰难。 形象框架一章运用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结合文化研究理论对女性形象的建构进行多层面的理论探讨,从而揭示女性在个体角色与社会角色间的艰难选择。 叙事框架是关于电视剧叙事特征的分析。创作者通过对叙事功能的充分把握,表达了电视剧的原型叙事与大众叙事等叙事类型对女性形象建构的权威话语。 电视剧的性别传播框架不仅于以上几种,但以上传播框架大致能够代表创作者在进行电视剧创作时对社会与文化现实进行选择与建构的主要方面,这些框架所表述的性别秩序也大体能够体现出关于性别身份认同的主要观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