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室外商圈无线局域网建设模型探讨
【6h】

室外商圈无线局域网建设模型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室外WLAN建设必要性

1.2 室外WLAN建设与室内WLAN建设区别

1.3 室外WLAN建设与室外基站建设区别

1.4 本次室外WLAN建设内容

1.5 “i-Shanghai”介绍

1.6 本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某城市中心室外WLAN建设需求分析

2.1 i-Shanghai、CMCC和CMCC-JINGAN网络建设业务需求

2.2 i-Shanghai网络服务能力需求

2.3 i-Shanghai网络覆盖范围需求

2.4 业务计费模式

2.5 WLAN业务服务能力需求

第三章 某城市中心室外WLAN建设系统设计

3.1 上海移动WLAN整体网络解决方案

3.2 某城市中心室外WLAN分布系统设计

3.3 设备选型

3.4 设备安装要求

3.5 材料清单及工程投资

3.6 安全生产

3.7 工艺要求

第四章 室外WLAN建设结论与模型建立

4.1 本项目建设特点

4.2 本项目建设不足与展望

4.3 室外商圈WLAN建设基本模型

附件 主要设备性能参数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前以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无线局域网络)为主要内容的无线城市通常被认为是除水、电、气、路以外的“城市第五基础设施”,利用WLAN提供公众服务,是提升城市信息化水平和提高城市竞争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截至目前,全球有约1500多个城市已经实施基于WLAN的无线城市建设计划。
  经过10余年的建设发展,上海市WLAN覆盖已初具规模,截止2011年底,覆盖场所已达1.2万个、AP规模达到7万个,主要覆盖了部分宾馆酒店、商务写字楼,以及少量体育场馆、交通枢纽等场所。
  为落实《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1-2013年行动计划》“构建起多层次、广覆盖、多热点的全市无线宽带网络”、“无线局域网(WLAN)热点基本覆盖城市重要的公共场所”的发展目标,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经济信息化委关于加快推进本市公共场所无线局域网(WLAN)覆盖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确定本市人流较为密集、窗口功能突出的主要公共场所进行重点覆盖,对上海市人流较为密集、窗口功能突出的约450处主要公共场所(如公共交通枢纽候客区、公园绿地及旅游景点游客休憩区、文化场馆活动区、公立医院候诊区、商业街圈休息区、行政服务办事大厅等)实现WLAN全覆盖,平均每个场所接入能力不低于20Mbps,统一公共服务要求,为公众用户提供适度的免费服务。本文章通过移动运营商初次南京西路大规模建设室外无线局域网的经过,提炼出室外无线局域网建设规范,如室外警力杆架设,设备伪装,无线网桥中继传输等先进方式运用,为今后全市无线建设树立新的标准。

著录项

  • 作者

    张弢;

  •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

  • 授予单位 复旦大学;
  • 学科 计算机技术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新;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N925.93;
  • 关键词

    无线局域网; 建设规范; 室外商圈; 公共场所;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