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及胰淀粉样多肽在糖尿病及胰腺癌患者胰腺组织中的表达
【6h】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及胰淀粉样多肽在糖尿病及胰腺癌患者胰腺组织中的表达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词

声明

前 言

第一部分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在糖尿病及胰腺癌患者胰腺组织中的表达

一、实验器材与试剂

二、实验步骤与方法

三、结 果

四、讨 论

参考文献

小 结

第二部分胰淀粉样多肽在糖尿病及胰腺癌患者胰腺组织中的表达

一、实验器材与试剂

二、实验步骤与方法

三、结 果

四、讨 论

参考文献

小 结

糖尿病与胰腺癌的相互关系

致 谢

展开▼

摘要

实验背景及目的: 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PC)是一种恶性程度高、病情进展快、预后极差的消化系统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明显增高。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变化,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研究表明,胰腺癌与糖尿病具有密切的相关性。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胰腺癌患者中糖尿病发病率高达20%~30%,而糖尿病亦是增加胰腺癌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据文献报道,糖尿病患者胰腺癌的发生率比一般人群高1.5~2倍,而原来患有糖尿病的病程与发生胰腺癌的危险呈正相关。但长期糖尿病造成胰腺癌的机制以及其二者相互影响的确切途径尚不明确。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1B,PTP-1B)是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家族成员之一,是信号转导途径中重要的调控因子,通过其磷酸酶活性调节信号传导,进而调控细胞的生长、凋亡、黏附和迁移,与人类疾病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糖尿病和癌症。 现有的研究资料表明,胰淀粉样多肽(Islet amyloid polypeptide,IAPP)表达的改变是胰岛β细胞凋亡的重要机制之一,动物实验的研究显示,胰岛淀粉样蛋白沉积破坏了胰岛β细胞,造成β细胞功能受损,发生糖耐量异常进而导致糖尿病,因此,动物的胰岛淀粉样沉积可视为糖耐量异常和糖尿病的原因。同时有研究表明,并且在相关肿瘤发生时,血浆中IAPP的浓度会发生改变。但目前尚没有对人体胰腺组织IAPP研究的结果。 本实验分为二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在糖尿病及胰腺癌患者胰腺组织中的表达,第二部分为胰淀粉样多肽在糖尿病及胰腺癌患者胰腺组织中的表达,旨在检测PTP-1B以及IAPP在2型糖尿病及胰腺癌患者胰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的变化,并探讨这种变化是否与糖尿病及胰腺癌的发病机制相关。 实验方法: 1.实验分组:收集手术切除的胰腺癌组织及瘤旁非癌胰腺组织,结合手术患者有无糖尿病病史,划分为糖尿病组、胰腺癌组及对照组,手术标本具体分为四组:A组为糖尿病+胰腺癌组,B组为糖尿病+瘤旁胰腺组织组,C组为正常血糖+胰腺癌组,D组为正常血糖+瘤旁胰腺组织组; 2.全部标本采用HE染色方法再次确定组织类型; 3.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四组标本中PTP-1B以及IAPP的表达,并应用MIQAS医学图象定量分析系统、医学图象定量分析软件进行染色强度分析。 4.应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PTP-1B及IAPP的表达,用Quantity One图像分析软件(Bio-Rad)扫描X线胶片并进行灰度扫描半定量分析;同时进行统计学分析。 实验结果: 第一部分: 1.免疫组化方法证实,PTP-1B定位表达于人胰腺胰岛细胞胞浆内,四组标本均呈阳性染色结果,但染色强度不同,在糖尿病组(A+B)及胰腺癌组(A+C)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各组之间具体相比亦有统计学意义:(1)糖尿病合并胰腺癌组(A组)呈强阳性染色,与糖尿病瘤旁胰腺组织组(B组)对比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2)正常血糖及胰腺癌组(C组)染色强度高于正常血糖瘤旁胰腺组织组(D组),对比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3)糖尿病合并胰腺癌组(A组)染色强于正常血糖及胰腺癌组(C组)(P<0.01);(4)糖尿病瘤旁胰腺组织组(B组)强于正常血糖瘤旁胰腺组织组(D组)(P<0.05)。 2.应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蛋白含量,结果为各组蛋白含量不同,糖尿病组及胰腺癌组的PTP-1B表达增多,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各组进行统计学比较与上述结果相同,与免疫组化结果相一致。 第二部分: 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APP定位表达于人胰腺胰岛细胞胞浆内,四组标本均呈阳性染色结果,糖尿病组(A+B)及胰腺癌组(A+C)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各亚组染色强度亦不同:(1)糖尿病合并胰腺癌组(A组)呈强染色,与糖尿病瘤旁胰腺组织组(B组)对比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2)正常血糖及胰腺癌组(C组)染色强度高于正常血糖瘤旁胰腺组织组(D组),对比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3)糖尿病合并胰腺癌组(A组)强于正常血糖及胰腺癌组(c组)(P<0.01);(4)糖尿病正常胰腺组织组(B组)染色强度略高于正常血糖瘤旁胰腺组织组(D组),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蛋白含量,结果为各组蛋白含量不同,前3个组间比较结果与免疫组化结果一致,而糖尿病正常胰腺组织组(B组)与正常血糖瘤旁胰腺组织组(D组)相比较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免疫组化结果不完全一致。 实验结论:PTP-1B及IAPP在糖尿病胰腺组织中及胰腺癌组织中的的表达均明显升高,表明二者与糖尿病及胰腺癌的发病密切相关,并可能成为二种疾病的共同发病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