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应用RAPD技术分析陕西地区油松遗传多样性
【6h】

应用RAPD技术分析陕西地区油松遗传多样性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本文使用英文缩略词

声明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油松概况

1.2国内外油松遗传多样性研究概况

1.3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1.3.1形态标记(morphological markers)

1.3.2细胞学标记(cytological markers)

1.3.3同工酶标记(biochemical markers)

1.3.4分子标记(molecular markers)

1.4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林木育种上的应用

1.4.1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

1.4.2简单序列重复长度多态性标记

1.4.3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

1.4.4随机引物扩增DNA多态性标记

1.5 RAPD分子标记记辅助选择育种

1.5.1 RAPD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基本原理

1.5.2 RAPD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特点

1.5.3 RAPD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林木育种中的应用

1.5.4数量性状基因定位

1.6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材料与方法

2.1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试验材料

2.1.2试剂

2.1.3试剂的配制

2.1.4主要仪器

2.2研究方法

2.2.1总DNA的提取

2.2.2总DNA浓度测定

2.2.3 PCR反应因素水平的确定与正交表的设计

2.2.4引物筛选

2.2.5 RAPD扩增反应及电泳分析

2.2.6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结果与分析

3.1油松总DNA的提取与浓度测定

3.2油松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

3.2.1 Taq酶浓度对PCR结果的影响

3.2.2 Mg2+浓度对PCR结果的影响

3.2.3 dNTP浓度对PCR结果的影响

3.2.4引物浓度对PCR结果的影响

3.2.5模板DNA浓度对PCR结果的影响

3.3反应体系的确定

3.4 RAPD扩增结果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3.5聚类分析

第四章讨论与结论

4.1讨论

4.1.1油松总DNA提取

4.1.2 RAPD体系优化

4.1.3油松RAPD引物选择

4.1.4油松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

4.1.5油松居群遗传相似性较低

4.2结论

参考文献

附 录

致 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油松(Pinus tabulagformis)生长快、材质好、耐干旱、耐瘠薄,天然分布于我国北方14个省(区),是我国北方地区最主要的针叶造林树种。陕西油松天然林面积约占全国油松天然林总面积的45%,是我国油松天然林面积最大、遗传资源最丰富的省份[1]。随着木材需求的不断增加,油松人工栽培面积逐年扩大,但其果实的产量增幅不明显。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油松良种的缺乏。在对陕西地区松进行选优的基础上,用运RAPD技术,分析了陕西地区5个油松天然居群95个单株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进一步确立了提取油松胚乳DNA可用于RAPD扩增。 (2)通过对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确立油松扩增的最佳反应体系为: 10X扩增缓冲液2.5μ1(Tris-C1 200m mol/LpH 8.3,KCI 500mm01/L),Mg2+为2.0mM,dNTPs为0.15mM,Taq酶为1.5U,引物为2.5μL,模板DNA为60ng/μL,双蒸水补足251μ1。 (3)用筛选出的10个引物对95个油松单株进行扩增,共扩增出73条带,其中具有多态性的条带为64条(表4),占总扩增条带数的87.67%,显示了油松群体内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4)建立了95个油松单株之间的遗传关系聚类图,在遗传距离为0.35的水平上,95株油松可以聚为三大类:黄陵县桥山林场居群为一类,洛南县居群为一类,其余黄龙县居群,宁陕县居群,太白县居群归为一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