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桃‘秦光2号’ב曙光’F代SSR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6h】

桃‘秦光2号’ב曙光’F代SSR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略语

声明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桃遗传育种研究概况

1.2 SSR分子标记技术

1.2.1 SSR标记的原理

1.2.2 SSR分子标记的特点

1.2.3 SSR分子标记的开发

1.2.4 SSR标记在果树上的应用

1.3遗传连锁图谱

1.3.1构建遗传连锁图谱的意义

1.3.2构建遗传连锁图谱的原理

1.3.3构建遗传连锁图谱的策略

1.3.4桃遗传连锁图谱研究进展

1.4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试验材料与方法

2.1材料

2.2桃基因组DNA的提取

2.3 SSR分析

2.4数据整理和连锁分析

第三章试验结果和分析

3.1 DNA的纯度及完整性检测

3.2 SSR的多态性分析

3.3遗传图谱的构建

3.4桃果肉颜色性状基因和果实离粘核性状基因在图谱中的定位

第四章讨论

4.1关于作图群体

4.2关于偏分离现象

4.3关于连锁群与染色体的对应关系

4.4关于作图标记

4.5关于基因定位的方法

第五章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试验中主要溶液的配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桃是原产于我国的最古老的果树种类之一,在水果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桃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和重要农艺性状或基因的定位对于桃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有重要意义。本试验利用SSR标记方法,以‘秦光2号’ב曙光’F1代90株后代群体为试材构建桃的遗传连锁图谱。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SSR的多态性分析本试验利用双亲对SSR引物进行筛选,结果在50对引物中筛选出具有扩增差异的有45对,共产生104个多态性位点,平均每条引物产生2~3个。对这些多态性位点的标记分离比例进行统计,发现共有25个标记的分离不符合孟德尔比例,表现偏分离,频率为24.04%。 2.遗传图谱的构建在试验获得的104个SSR标记以及白/黄肉(Y/y)和离/粘核(F/f)等2个形态学标记中,去除发生偏分离的25个标记,用作图软件JoinMapR3.0,以分离比符合1:1和3:1的81个标记进行连锁分析,得到一张包含16个连锁群、68个标记的遗传图谱框架,然后将偏分离标记逐个加到图中,25个偏分离标记中最终有5个标记加到了图中,共计73个标记被定位在图谱上,标记最终上图率为68.9%。在16个连锁群中,每个连锁群上的标记数为2~9个,连锁群长度为9~88cM,各连锁群中平均间距最小的为5.5cM,最大的为18.5cM。图谱全长为640cM,大约覆盖了基因组范围的51.2%,连锁群平均长度为40cM,平均间距为11.7cM。 3.白/黄肉(Y/y)和离/粘核(F/f)2个形态标记的定位将白/黄肉(Y/y)和离/粘核(F/f)2个形态标记与SSR标记一起用于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它们被分别定位在第8连锁群和第9连锁群上,距离最近的分子标记距离分别为4cM和5cM。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