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NSE、突触素和S100蛋白在大鼠动情周期子宫中的分布
【6h】

NSE、突触素和S100蛋白在大鼠动情周期子宫中的分布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的研究进展

1.1.1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的概述

1.1.2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的研究现状

1.1.3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在HPG轴上的研究

1.2子宫神经分布的研究进展

1.2.1子宫传入神经

1.2.2子宫内神经支配

1.3 NSE的研究进展

1.3.1 NSE的理化特性与组织细胞分布

1.3.2 NSE的检测方法

1.3.3 NSE与疾病的关系

1.4突触素的研究进展

1.4.1突触素的生物结构

1.4.2突触素的组织学分布

1.4.3突触素的生理作用

1.4.4突触素的应用

1.4.5突触素与常见疾病的关系

1.5 S100蛋白的研究进展

1.5.1 S100的结构

1.5.2 S100蛋白的组织细胞分布

1.5.3 S100蛋白的生理作用

1.5.4 S100蛋白的检测方法

1.5.5 S100蛋白与疾病的关系

1.6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试验研究

试验一大鼠动情周期子宫的组织学变化

1.1试验材料与方法

1.2结果

1.3讨论

1.4小结

试验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动情周期大鼠子宫中的分布

2.1试验材料与方法

2.2结果

2.3讨论

2.4小结

试验三突触素在动情周期大鼠子宫中的分布

3.1材料与方法

3.2结果

3.3讨论

3.4小结

试验四S100蛋白在动情周期大鼠子宫中的分布

4.1材料与方法

4.2结果

4.3讨论

4.4小结

五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动情周期是雌性动物重要的生理周期之一,而作为孕育生命场所的子宫,其周期性变化则随着神经、免疫、内分泌系统的调节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三者既相互协同又相互制约。目前国内外对NSE、S100蛋白的研究多集中在通过测定外周血中的含量间接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判断疾病严重程度、估计预后和指导治疗等方面,侧重于将其作为神经元损伤的标志物,忽略了NSE、S100蛋白和突触素本身还具有独特的生理作用,本试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超敏感SP法和图像分析法对动情周期大鼠子宫中NSE、突触素和S100蛋白的分布和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以期从子宫能量代谢、神经支配的突触终末和参与调节子宫功能作用的酸性钙离子结合蛋白三方面进行动情周期方面的研究,结果如下: 1.NSE在大鼠动情周期子宫中的表达定位及变化规律:子宫各层均有不同程度NSE免疫阳性产物的分布,并随动情周期的变化呈现如下规律:子宫内膜中,动情期着色最深,动情后期、动情间期、动情前期着色依次减弱;子宫肌层和外膜中,动情期着色最深,动情后期着色最浅,动情间期表达量明显回升,动情前期比动情期着色稍浅,提示NSE的表达可能与雌激素表达呈正相关,是影响动情周期规律性变化的因子之一。 2.突触素在大鼠动情周期子宫中的表达定位及变化规律:子宫各层均有不同程度突触素免疫阳性产物分布,并随动情周期的变化呈现如下规律:各期子宫内膜着色强弱变化不大,但动情前期着色最深,动情后期次之,动情期、动情间期着色最浅;子宫肌层和外膜中,动情前期着色最深,动情期着色减弱,动情后期着色最浅,动情间期表达量明显回升。揭示突触素在大鼠动情周期子宫中的表达分布变化具有规律性,可能与雌激素、孕激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3.S100蛋白在大鼠动情周期子宫中的表达定位及变化规律:子宫各层均有不同程度S100蛋白免疫阳性产物的分布,并随动情周期的发生而表现如下规律:各期子宫内膜着色深浅有一定差别,动情前期着色最弱;动情期着色最深,表达升高;动情后期降低,但到动情间期S100蛋白表达重新升高,表达呈双峰趋势;子宫肌层和外膜中,各期着色差异不显著,但具有如下变化趋势:动情前期着色较浅,动情期着色最深,动情后期着色又变浅,但动情间期着色明显升高,表达亦有双峰趋势。提示S100蛋白的表达可能受卵巢类固醇激素的调控,在动情周期子宫中发挥重要生理作用,作为一类酸性钙结合蛋白,推测其可能参与调节子宫内局部酸碱度的变化,为精子获能提供适宜环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