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联合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pLXSN-bcl-2基因治疗大鼠缺血性脑损伤疗效的研究
【6h】

联合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pLXSN-bcl-2基因治疗大鼠缺血性脑损伤疗效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版权使用授权书

中文论著摘要

英文论著摘要

英文缩略语

前言

实验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骨髓基质细胞治疗缺血性脑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在校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增加,并呈年轻化趋势,已经越来越严重的威胁到人类健康和生活,因此,缺血性脑血管病有效的治疗方法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是目前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研究的热点, MSC的治疗效果已经从多方面得到证实。但是,MSC移植入脑后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细胞凋亡,如何减少MSC的自身凋亡,更大限度的发挥它的作用需要进一步探讨。本研究将MSC与已经明确具有抗凋亡作用的bcl-2基因联合应用大鼠脑缺血模型,通过观察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情况、脑内细胞凋亡情况等指标,探讨这两种因素的联合应用是否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 实验材料与方法: 将40只Wistar大鼠制作为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MSC组、单纯bcl-2基因组和实验组(MSC+bcl-2组),分别于造模后3小时和24小时经颈动脉和尾静脉注入质粒pLXSN携带的bcl-2基因和BrdU标记的MSC,观察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每组大鼠又分为3天、14天两个时间点处死(每个时间点5只),断头取脑,免疫组化法观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情况、Bcl-2蛋白表达水平、BrdU标记的MSC在脑内的分布及数量,TUNEL法检测脑内细胞凋亡情况。 每个标本取两张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随机于梗死侧梗死灶边缘、海马及纹状体区计数5个高倍视野(HPF,×400),显微图像分析系统采集图像。全部资料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各组数据均以Means±SD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 MSC与bcl-2基因联合应用对大鼠缺血性脑损伤有明显治疗作用,且效果优于两种因素的单独作用。其机制可能是bcl-2基因在抗脑内细胞凋亡的同时,也抑制移植入脑的MSC的凋亡,更大限度的发挥MSC的治疗作用,两种治疗因素叠加,作用显著增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