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P波离散度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预测价值及胺碘酮对其影响
【6h】

P波离散度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预测价值及胺碘酮对其影响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d)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预测价值及胺碘酮对其影响。
   方法:选择2007年10月至2009年9月在我院经心电图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确诊为阵发性心房颤动者60例作为观察组;60例健康体检合格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服药前及经胺碘酮治疗2个月后)都测定Pd和hs-CRP。然后,阵发性心房颤动组先根据服药前hs-CRP水平将患者分为二个组:hs-CRP<3.0mg/L组(Ⅰ组2例),hs-CRP≥3.0mg/L组(Ⅱ组58例);再依据Pd变化也将患者分为二个组:Pd<40ms组(Ⅲ组4例),Pd≥40ms(Ⅳ组56例)。4组患者都随访3个月。随后,阵发性心房颤动组患者再依据治疗后的hs-CRP水平分为二个组:hs-CRP<3.0mg/L组(V组44例),hs-CRP≥3.0mg/L组(Ⅵ组16例);也依据治疗后Pd变化将患者分为二个组:Pd<40ms组(Ⅶ组52例),Pd≥40ms(Ⅷ组8例),停用胺碘酮1个月后开始,随访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3个月。然后,服药前和服药后所有PAF各组的患者都根据用药前心房颤动的发作症状、普通心电图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观察到心房颤动的心电图的变化,来了解复发情况。
   结果:治疗前的观察组Pd(43.8±4.9ms)、hs-CRP(6.56±2.47mg/L)与对照组Pd(28.1±7.0ms)、hs-CRP(1.71±0.98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的观察组Pd(28.2±8.4ms)、hs-CRP(1.59±1.23mg/L)与对照组Pd、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Ⅰ组的心房颤动复发率为0%,Ⅱ组复发率为77.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同时Ⅲ组心房颤动复发率为25%,Ⅳ组中复发率为89.3%,两组差异也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05)。Ⅴ组的心房颤动复发率为6.82%,Ⅵ组复发率为3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而且Ⅶ组心房颤动复发率为7.7%,Ⅷ组中复发率为50%,两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5)。但服药前、后hs-CRP<3.0mg/L组间心房颤动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而hs-CRP≥3.0mg/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服药前、后Pd<40ms组间心房颤动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而Pd≥40ms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Pd和hs-CRP水平能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反复发作有较好的预测价值,胺碘酮可以显著隆低PAF复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