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h】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0.引言

O.1研究背景

0.2文献综述

0.3研究思路与方法

0.4基本框架及创新之处

1.衍生金融工具及会计监管的基本理论

1.1衍生金融工具的基本理论

1.1.1衍生金融工具的概念

1.1.2衍生金融工具的种类

1.2会计监管的基本理论

1.2.1会计监管的概念

1.2.2会计监管的理论基础

1.3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的概念

2.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存在的问题

2.1.1公允价值计量,加剧了市场的波动

2.1.2信息透明度差,风险信息披露不足

2.1.3约束机制缺乏,过度使用激励机制

2.1.4风险控制薄弱,缺乏财务预警系统

2.2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2.1管理层取代所有者掌握公司控制权

2.2.2有关衍生品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

2.2.3政府监管能力与金融创新的不匹配

2.2.4缺乏完善有效的内部风险控制制度

3.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方面的经验借鉴

3.1 G30的成功经验

3.1.1 G30对衍生品风险监控的建议

3.1.2 G30对衍生品内部控制和估价的建议

3.1 13风险值的概述

3.2 COSO的成功经验

3.2.1内部控制理论成果

3.2.2 BCBS和COSO的衍生工具风险控制成果

3.3公允价值应用的失败教训

3.3.1公允价值的弊端

3.3.2各国对公允价值的修订

3.4带给我们的启示

4.完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的对策

4.1建立会计模式下风险的VAR预警模型

4.2建立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实时控制系统

4.3建立会计模式下风险的VAR披露体系

4.4构建基于ERM的衍生工具内部风险控制制度

4.5强化对衍生金融工具关键风险的控制

4.6完善有关衍生金融工具的法律法规体系

4.7强化政府在衍生工具监管体系中的作用

4.8完善公司治理以有效控制管理层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Campbell,Lo和Mac Kinlay(1997)认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发展衍生金融工具可以促进资本市场体系与功能的完善,对于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金融衍生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发展契机已经到来。但是对于如何有效地针对衍生工具进行会计监管,学术界仍有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 在企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的过程中,发挥会计监管的职能,利用适当的会计控制手段进行风险管理无疑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在金融监管部门对衍生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进行监督的过程中,通过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会计信息掌握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状况,也是防范风险的必要保障。在会计准则的约束以及相关机构的宏观监控之外,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更是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更为有力和有效的监控,这些都是现在急需完善的地方,同时,本文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本文主要采取规范研究的方法,并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文章分为五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概括的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等。 第二部分首先介绍了衍生金融工具的基本理论,包括衍生金融工具的概念和种类两个部分。然后介绍了会计监管的基本理论,包括会计监管的概念和会计监管的理论基础两个部分。最后提出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的概念界定。 第三部分通过穿插风险案例引出目前衍生金融工具中的公允价值计量、信息披露、约束机制与风险控制等方面的会计监管问题,并深入地分析了其形成的原因。主要表现为:第一,管理层取代所有者掌握公司控制权;第二,有关衍生品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第三,政府监管能力与金融创新的不匹配;第四,缺乏完善有效的内部风险控制制度等等。 第四部分主要是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方面先进经验的借鉴和教训的总结,并得出启示。在先进经验方面,三十国集团提出的针对评价和管理市场风险方面、会计方法方面、企业内部控制方面以及衍生品公允价值估价检查程序方面的建议和COSO提出的企业风险管理的概念;在失败教训方面,这次金融危机暴露出公允价值应用在实践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于进一步完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工作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所以,本文通过研究G30和COSO的先进经验,总结公允价值应用的教训,从中得出三点启示。主要有:第一,使用先进的会计监管工具;第二,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第三,谨慎地使用公允价值会计。 第五部分根据会计监管问题之所以存在的原因,在借鉴外国一些成功的经验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八条完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的对策:第一,建立会计模式下风险的VAR预警模型;第二,建立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实时控制系统;第三,建立会计模式下风险的VAR披露体系;第四,构建基于ERM的衍生工具内部风险控制制度;第五,强化对衍生金融工具关键风险的控制;第六,完善有关衍生金融工具的法律法规体系;第七,强化政府在衍生工具监管体系中的作用;第八,完善公司治理以有效控制管理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