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保留尿道板修复尿道下裂手术方法的临床研究
【6h】

保留尿道板修复尿道下裂手术方法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苏州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的声明

引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 论

结 论

参考文献

TIP手术治疗尿道下裂

研究生期间完成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研究主要探讨TIP尿道成形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裂的适用范围和手术疗效。 方法:2000年3月~2005年12月期间,收治尿道下裂初治病人171例,手术年龄10月~16岁(中位数3.0岁)。尿道下裂程度按Barcat分型:前型65例(38%)、中间型29例(17%)和后型77例(45%)。手术中根据阴茎下弯病因分类,提出了临床上将尿道下裂阴茎下弯程度分为0~4级的方法。对于所有研究对象,原则上首选TIP手术治疗各型尿道下裂,术后用耻骨上膀胱造瘘管或尿道支架管引流尿液8天~14天,门诊定期随访对手术效果进行临床评估。少数无法一期完成TIP尿道成形手术者,在矫正阴茎下弯后中转其他一期手术方法或改用分期手术方法。 结果:全组171例尿道下裂初治病例中,161例(94.2%)完成了TIP手术,手术时间170.3±34.0min,术后门诊随访2~61个月(中位数16个月)。手术中测量尿道板宽度为O.6cm~O.9cm(平均0.72±0.06cm),将尿道板纵形切开卷管后,修复尿道缺失长度O.4cm~4.5cm(平均1.87±0.78cm)。129例尿道下裂阴茎下弯彻底矫正,新建尿道口位于阴茎头部,呈纵向裂隙状开口,阴茎外观类似于包皮环切术后的形态,能正常勃起和站立排尿,一次性手术成功率80.1%。1例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伴4级阴茎下弯,术后一年阴茎下弯复发,行前尿道延伸再手术治愈。2例(1.2%)术后并发尿道口狭窄,经定期尿道口扩张后治愈。26例(16.1%)术后并发尿瘘,多为针尖状尿道皮肤瘘,其中16例尿瘘位于冠状沟周围,3例位于阴茎体中间,7例位于阴茎阴囊交界处附近。已有M例尿瘘再手术修补治愈。l例(O.6%)术后新建尿道裂开、2例(L2%)新建尿道口裂开后移,需再手术。 各年龄组之间,TIP手术的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且手术效果不受尿道下裂开口位置的影响(P>0.05)。术中应用阴茎背侧包皮带蒂肉膜加强覆盖新建尿道¨O例、用尿道板旁残存的尿道海绵体和肉膜组织覆盖新建尿道51例,两种肉膜覆盖技术方式对术后尿瘘发生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最初37例手术后采用耻骨上膀胱造瘘方式进行尿流改道,以后124例术后采用F6~F8单“J”硅胶支架管引流尿液,两种尿流改道方式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 171例尿道下裂初治病例中,7例后型尿道下裂患者的尿道板明显发育不良,阴茎手术脱套后尿道板背侧存在明显的纤维索带组织,需横断尿道板后才能纠正阴茎下弯,改用横行带蒂包皮内板皮瓣尿道成形(Duckett)手术。l例合并小阴茎畸形的阴囊型尿道下裂采用分期尿道成形术,2例阴茎头型尿道下裂采用尿道口前移阴茎头成形(MAGPI)手术。 结论:TIP手术适用于大多数小儿尿道下裂的治疗,手术结果不受尿道下裂开口位置和年龄大小的影响。由于该手术操作简单,保留了尿道板的完整性,新建尿道与原尿道连接处不形成环状吻合口,新建尿道受到海绵体的支撑作用,不易发生扭曲,不易发生尿道狭窄。手术中,合理选择尿道口顶点位置和正确的阴茎头成形方法,是预防术后尿道口狭窄、改善阴茎头外观的关键性技术。一般手术后无需常规进行尿道扩张。尿瘘是TIP术后最主要的并发症,通过转移背侧包皮肉膜组织或利用尿道板旁残存的尿道海绵体和肉膜组织加盖新建尿道,能将尿瘘发生率有效地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且多数针尖状小型尿瘘容易修补。TIP术后新建尿道口呈纵形裂隙状开口,成形后的阴茎头外观令人满意。然而,对于尿道板组织下有明显纤维索条组织造成尿道栓系性阴茎下弯的尿道下裂患者,不适用TIP手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