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戏曲脸谱的意象性审美特征研究
【6h】

戏曲脸谱的意象性审美特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论

选题缘由

研究现状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一章"意象"概念辨析

(一)中国的"象"与"意"

(二)西方的"意象"(image)

(三)东西方"意象"理论的比较

1、西方对东方"意象"的借鉴

2、东西方"意象"理论的区别

3、东西方"意象"理论的联系

4、 本文对"意象"理论的综合取舍

(四)本文对"审美意象"的界定

1、有限制的自由

2、不确定的可塑性

3、功利性的审美愉悦

第二章 中国戏曲脸谱概述

(一)认识戏曲脸谱

1、脸谱--净、丑面部化妆

2、行当角色与脸谱的会意功能

(二)戏曲脸谱溯源

1、文面(身)

2、世俗假面

(三)戏曲脸谱的生成

1、神头鬼面与涂面化妆

2、戏曲脸"谱"的诞生

第三章 戏曲脸谱的"意象性"审美特征

(一)程式的"限制"

1、理性情感的限制

2、戏曲脸谱变意的"自由"空间

(二)不确定的审美"可塑性"

1、色彩反义

2、一谱多义

(三)"功利性"的价值判断

(四)愉悦的"审美功能"

第四章 戏曲脸谱"意象性"审美特征的成因

(一)社会文化背景因素

1、温和的写"意"文化品格

2、庶民百姓心"象"的表达

3、精神愉悦的需求

(二)戏曲演出实体因素

1、戏曲舞台表现目的与表现手段的悬殊

2、戏曲传播效果

第五章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本人论文发表情况

后 记

展开▼

摘要

鲜艳的色彩,动感的造型,律动的程式,赋予脸谱浓郁的装饰之美;同时,作为“长期以来优伶和看客共同逐渐议定的”(鲁迅语)产物,脸谱又是人们情感与审美经验的积淀。它以平面化的外在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每每言在此,而意在彼,是一种涵义丰富并且极具美感的形式,具有一种“意象性”的审美特征。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引用相关的中国古典文艺理论作为论据,同时借鉴了西方的心理学、符号学、传播学等相关理论。之所以采用这种中西结合的方式,目的在于充分融合两种理论体系的优势:中国古典文艺理论,以灵感的体悟见长,有着整体把握事物的圆融智慧,但缺少深入理性的具体分析;相反,西方的理论研究往往从细处切入,从对局部的详尽分析展开,强调严谨的逻辑思辨。可以说中西方的理论研究品格存在着宏观和微观上的互补性。 本文一方面借鉴西方逻辑性的研究方法,层层深入,论述观点;另一方面,遵从中国传统文艺理论的整体性规律,将脸谱视作包括戏曲文化在内的中华民族文化整体的一部分,以民族文化为背景,审视脸谱这一审美对象产生发展过程中的意象性特征的体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