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征、出血危险因素及其预后因素研究
【6h】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征、出血危险因素及其预后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一、对 象

1.1研究对象

1.2选例标准:

1.3分组方法:

二、方 法

2.1一般资料检查

2.2实验室检查和彩超检查

2.3合并UGIB的患者处理方法

2.4肝功能分级标准

2.5肝硬化上消化道患者的出血危险因素

2.6肝硬化UGIB的预后影响因素

三、统计学方法

四、结 果

4.1 比较患者的一般资料

4.2肝硬化UGIB病因以及临床表现

4.3 肝硬化UGIB并发症、肝功能 Child-Pugh分级情况

4.4出血组与未出血组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

4.5 出血组与未出血组患者胃镜检查结果比较

4.6出血组与未出血组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比较

4.7 出血组与未出血组患者肝性脑病与脾切除情况比较

4.8肝硬化患者UGIB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4.9生存组和死亡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4.10生存组和死亡组患者休克指数、并发症、肝功能 Child-Pugh分级情况

4.11生存组和死亡组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

4.12生存组和死亡组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比较

4.13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五、讨 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危险和预后因素及治疗和护理措施研究进展

英文缩写对照表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征,分析出血组和非出血组患者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危险因素差异,探讨各因素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分析生存组和死亡组患者预后因素的差异,探讨各因素与患者预后的关系,为临床评估肝硬化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和预后提供参考。
  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在我院消化内科2015年12月至2017年05月期间住院治疗的并具有完整资料的315例肝硬化患者纳入课题研究。将所有患者按照是否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现象分为出血组(142例)和非出血组(173例)。将142例出血组患者再根据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101例)和死亡组(41例)。比较出血组和非出血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内镜检查结果、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21个危险因素,并将对上消化道出血有影响的单因素行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其与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比较生存组与死亡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内镜检查结果、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析比较生存组与死亡组患者的24个预后影响因素,并将对预后有影响的单因素行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其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后的关系。
  结果: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为呕吐鲜血、呕吐暗红色血液、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排暗红色血便、排黑便、头晕、乏力、腹痛、饱涨、粪便 OB阳性。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胃底静脉曲张、凝血酶原时间、腹水、门静脉内径是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4个独立危险因素。24个指标中肝硬化原因、上消化道出血病史、休克指数、肝性脑病、感染、肝功能分级、腹水、门静脉内径、血清肌酐、凝血酶原时间、血清胆红素、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13个因素在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病程、年龄、性别、血清白蛋白、白细胞计数、门静脉血栓、脾静脉内径等7个因素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从中得出休克指数、血清胆红素、肝性脑病是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预后有显著性影响的3个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胃底静脉曲张、凝血酶原时间、腹水、门静脉内径是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4个独立危险因素;休克指数、胆红素、肝性脑病是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预后有显著性影响的3个独立危险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