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秃头麦-泰山1号重组自交系群体抗穗发芽QTL的定位
【6h】

秃头麦-泰山1号重组自交系群体抗穗发芽QTL的定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个人简介

致谢

图表目录

第一章 小麦穗发芽抗性研究进展

一、小麦收获前现象和危害

二、小麦收获前穗发芽抗性的鉴定时期和方法

1. 整穗发芽抗性

2. 籽粒休眠

三、影响小麦穗发芽抗性的因素

(一)影响吸胀作用的有关因素

(二)影响代谢活动的有关因素

四、小麦抗穗发芽的遗传分析和QTL定位

五、白皮小麦穗发芽抗性育种

(一)育种资源

(二)育种方法手段

(三)一些问题

第二章 秃头麦-泰山1号重组自交系群体抗穗发芽QTL的定位

引言

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二、穗发芽抗性鉴定

三、标记分析

结果与分析

一、穗发芽抗性

二、单标记分析

三、连锁图的构建和穗发芽抗性QTL定位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为了定位白皮小麦抗穗发芽QTL,本研究利用地方品种秃头麦(抗穗发芽)和泰山1号(感穗发芽)构建的F7:9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了三年的整穗发芽抗性和籽粒休眠鉴定,并进行了抗穗发芽QTL定位。
   利用BSA法,共得到51对在亲本和池间多态表现一致的引物。利用这些引物分析了该群体。通过单向方差分析,共检测到16个标记与抗穗发芽显著相关。其中7个与穗发芽抗性达到极显著水平。在这些位点中,Xwmc264和Xbarc73既与整穗发芽抗性相关,又与籽粒休眠相关。对这些极显著标记的附近染色体区域进行标记补充后,共构建了5个连锁群。
   通过区间作图分析定位到5个抗穗发芽QTL,其位置与单向方差分析结果一致。其中,两个与整穗发芽抗性相关,三个与籽粒休眠相关。位于3B染色体上且都与Xbarc73紧密连锁的QPhs.nau-3B和QSd.nau3B.1的效应在不同试验中都达到显著水平,最高可解释14.2%和30.5%的表型变异。
   抗穗发芽QTL的定位为有效利用抗穗发芽基因提供了方便。在育种工作中,利用与抗穗发芽QTL连锁的标记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有效提高抗穗发芽育种的成功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