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缺血预处理对合并缺血再灌注损伤残肝肝再生功能的影响及NF-κB的改变
【6h】

缺血预处理对合并缺血再灌注损伤残肝肝再生功能的影响及NF-κB的改变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符号说明

声明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材料与方法

2.1材料

2.1.1实验动物

2.1.2主要仪器设备

2.1.3主要试剂

2.2方法

2.2.1实验动物模型制备

2.2.2实验分组

2.2.3标本的收集及处理

2.2.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PCNA和NF-κB

2.2.5肝细胞有丝分裂指数检测方法

2.2.6肝再生度检测方法

2.3统计方法

第三章结果

3.1形态学:

3.2血清ALT、AST的变化:

3.3各实验组24h、48h、72h肝再生度

3.4各实验组24h、48h、72h肝细胞有丝分裂指数(MI)

3.5各实验组各时点细胞PCNA表达的变化

3.6各实验组各时间点NF-KB表达变化

第四章讨论

4.1模型制备的目的及特点

4.2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及肝再生的影响

4.3 NF-κB在肝再生进程中的作用探讨

4.4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结论

第六章参考文献

第七章综述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肝切除术后合并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残肝肝功能及再生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应机制,从而为临床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同时探讨NF-kB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雄性SD大鼠144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即单纯肝切除组(PH组):术中只行肝左叶及中叶切除术,不阻断肝右叶及尾叶血流;缺血再灌注组(IR组):阻断肝右叶及尾叶,30分钟后开放血流,同时切除肝左叶及中叶;缺血预处理组(IPC组):肝右叶及尾叶缺血预处理(10-10分钟),然后再将其阻断30分钟后开放血流,再切除肝左叶及中叶。各组分别于肝叶切除术后0、1、3、6、12、24、48、72h时取材,通过比较各组术后肝功能,肝组织HE染色改变,计算各组术后1d、2d、3d肝再生度、组织病理学检测各组肝细胞有丝分裂指数(MI)、免疫组化检测增殖核抗原(PCNA)的蛋白表达及NF-kB表达水平,观察缺血再灌注和预处理对肝功能及肝再生能力的影响。 结果:术后三组血清ALT、AST水平均逐渐升高,在24h达最高峰后逐渐下降。与IR组相比,PH组和IPC组血清ALT、AST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与IR组相比,IPC组肝细胞肿胀减轻,肝细胞坏死范围明显变小;与PH组相比,IR组肝细胞增殖指标(MI、PCNA、肝再生度)明显降低(P<0.05),而给予缺血预处理后,肝再生能力明显增强(P<0.05)。IR组术后NF-kB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其表达高峰延迟到术后3h。 结论:与单纯肝切除术相比,肝切除合并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残余肝脏肝功能(肝脏转氨酶)及肝细胞再生能力(分裂指数、PCNA、肝再生度)明显降低,肝细胞坏死明显。缺血预处理可以明显改善肝切除合并缺血再灌注损伤残肝的再生功能缺陷,对肝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NF-κB是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介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