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甘蓝型黄籽油菜NO.2127-17黄籽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定位
【6h】

甘蓝型黄籽油菜NO.2127-17黄籽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定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文献综述

1.1 甘蓝型黄籽油菜的发现、特点和生理生化研究

1.1.1 甘蓝型黄籽油菜的发现

1.1.2 甘蓝型黄籽油菜籽粒色泽特点

1.1.3 甘蓝型黄籽油菜的自交衰退

1.1.4 种皮色泽与含油量的关系

1.1.5 种皮粒色的变化过程和生理生化研究

1.1.6 环境和外界因素对甘蓝型油菜粒色的影响

1.2 甘蓝型黄籽油菜粒色遗传

1.3 甘蓝型黄籽油菜育种途径和方法

1.3.1 系统选择育成黄籽油菜

1.3.2 杂交选育黄籽油菜

1.3.3 理化诱变选育黄籽油菜

1.4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油菜育种上的应用

1.4.1 各标记的特点和原理

1.4.2 甘蓝型油菜分子标记遗传图谱的构建

1.4.3 油菜重要性状的基因定位

1.4.4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1.5 油菜黄籽性状基因定位的研究进展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甘蓝型黄籽油菜品系NO.2127-17粒色性状的遗传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

2.2.2 群体构建

2.2.3 种皮色泽的考查及分类

2.2.4 数据统计和分析

2.3 结果分析

2.4 讨论

3 甘蓝型黄籽油菜粒色基因的精细定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

3.2.2 DNA提取和基因池构建

3.2.3 AFLP分析

3.2.4 AFLP标记片段的回收、克隆

3.2.5 利用PCR-Walking分离AFLP标记片段的侧翼序列

3.2.6 SCAR标记的转化

3.2.7 CAPS标记的发展

3.2.8 标记的筛选和群体分析

3.2.9 连锁遗传分析

3.4 结果

3.4.1 亲本和基因池间的AFLP标记筛选与鉴定

3.4.2 AFLP标记的连锁分析和遗传图构建

3.4.3 差异片段的回收克隆

3.4.4 标记片段序列测定和分析

3.4.5 PCR-Walking结果与分析

3.4.6 SCAR引物设计和PCR分析

3.4.7 CAPS标记的转化

3.4.8 标记K-C连锁群分析结果

3.5 讨论

4 参考文献

5 附录

附录1 标记序列(Sequences)

附录2 黄籽基因分子标记图谱定位数据(data)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研究以甘蓝型黄籽油菜No.2127-17和甘蓝型黑籽油菜中油821为材料,利用经典遗传学方法分析黄籽材料粒色性状的遗传规律,通过AFLP技术筛选与种皮色泽基因相连锁的分子标记,并转化为SCAR标记或CAPS标记。主要结果如下:
   1.对中油821与No.2127-17杂交组合的正反交杂种、F1和F2的分析表明:No.2127-17的黄籽性状受一对不完全显性细胞核基因控制。
   2.利用集团分析法(BSA)与AFLP技术相结合筛选与黄籽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用708对AFLP引物在双亲和两个基因池间进行扫描,筛选到18个AFLP标记与黄籽基因紧密连锁。这18个标记在DH群体(No.2127-17×中油821)上连锁分析表明:18个AFLP标记位于同一连锁群上,遗传距离为37.3 cM,相邻标记间平均遗传图距为2.2 cM。同时将标记K-C定位于甘蓝型油菜遗传图谱的第9连锁群上。
   3.对18个标记中与黄籽基因紧密连锁的3个AFLP标记进行回收、克隆、测序,根据测序结果进行PCR-Walking以分离特异片段的侧翼序列,然后根据PCR-Walking之后的结果设计20 bp-30 bp特异引物,进行SCAR标记转化。结果表明仅有标记H能转化成显性SCAR标记(H-S)。另外2对特异引物在双亲中的PCR产物分别进行回收、克隆、测序,对亲本间序列进行酶切位点的比对分析,将标记K发展成CAPS标记(K-C),标记B发展成dCAPS标记(B-dC)。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