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生态型生活空间初探——城市、住区及建筑生态设计策略的思索与实践
【6h】

生态型生活空间初探——城市、住区及建筑生态设计策略的思索与实践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1绪论

1.1课题的来源

1.2研究的背景

1.3研究的目的

1.4研究的方法

1.5研究的内容

1.6研究的框架

2生态型生活空间生态设计策略的思索

2.1相关概念界定

2.2生态与城市规划

2.3生态与城市设计

2.4生态与城市景观规划

2.5生态与住区规划

2.6生态建筑

2.7规划师、景观设计师与建筑师的关系

2.8生态型生活空间生态设计策略小结

3典型案列研究

3.1清华大学建筑设计中心楼的生态设计

3.2上海生态建筑示范楼

3.3广州汇景新城

3.4生态型生活空间生态设计实践小结

4结语

4.1我国推行生态建筑的现状

4.2我国推行生态建筑存在问题

4.3在我国推行生态建筑、住区、城市的几点建议

注释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生态作为时代的强音符,正越来越多地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生态型生活空间,就是将城市、建筑看成为生态系统,通过设计空间中的各种要素,使物质、能源在该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空间环境。在城市规划、城市设计、住区建设、建筑物的室内外空间营建活动中充分考虑生态的影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即是生态型生活空间的创建。 随着城市的日益发展,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城市环境正不断恶化、资源日益匮乏。人类迫切需要采取行动来拯救我们的生存环境。将生活空间作为一个有生命的系统来考虑,创建生态型生活空间的就是对生态系统施加有益影响,创造舒适的生态环境,达到与自然的和谐,这正是本文探索的动因。 本文试图从由宏观到微观的生态型生活空间营建活动中寻找生态理念的设计策略及具体表现,对生态城市规划、生态城市设计、生态住区及生态建筑的理论和设计策略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对我国南方到北方不同气候地区的三例典型生态建筑及生态住区的实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总结出我国不同气候地区的生态建筑特点及实践经验。同时从立法、社会及实践等方面对我国生态建筑发展之现状进行了研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总结出包括加强立法和激励机制、普及生态教育、树立全社会参与意识、实现建筑与环境可持续性发展、建立科学的生态评价体系、探索适用性技术与高技术相结合等在内的六条关于推行我国生态型生活空间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