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种质丹参生物学性状调查与栽培技术研究
【6h】

不同种质丹参生物学性状调查与栽培技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1.丹参形态学鉴别

2.显微结构鉴别

3.理化学方法鉴别

4.分子生物学鉴别

5.丹参在医药临床方面的作用

第一章 丹参种质资源收集与资源圃建设

1.1丹参种质资源收集

1.2丹参资源圃建设

1.3丹参种植规划

第二章 不同种质丹参生物性状调查

2.1材料与方法

2.2结果与分析

2.3讨论

第三章 丹参的HPLC分析

3.1不同种质丹参所含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差异比较

3.2不同施肥处理对丹参中有效成分的影响

第四章 丹参的栽培技术研究

4.1不同繁殖方法对根的影响

4.2不同采收时期对丹参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展开▼

摘要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是我国传统中药,全国许多省份都有丹参的种植,但各地丹参的品质却参差不齐,各地引种的丹参在植物学性状上有较大差异,其有效成分的含量更是相差甚远,商品质量和产量很不稳定。本研究拟对各地引种的丹参品质进行评价并从中优选高品质的丹参类型,为丹参的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标准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和可参照的数据。 1.本研究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丹参的分类标准进行系统总结,选取了全国丹参主产区不同种质丹参56份,并初步将其归为32类。采用种子育苗、根段繁殖和组织培养方法进行种源扩繁,建立了丹参种质资源圃。 2.为区分丹参差异类型并挑选优良种质,本研究对不同种质丹参的植物学特征进行了详细观察记录,将根、茎、叶和花等诸多方面特征进行比对,并用Jaccard最短距离聚类法对各种质丹参进行聚类分析;对植物体地上部分株高、冠幅、端生小叶长、宽等采用LSD多重比较的方法与对照品比较。 3.同时,为判定种质问所含有效成分差异和优选栽培方法,本研究对各种质丹参中所含的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进行HPLC分析,对同一种质不同施肥处理的丹参中的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进行检测,对分根法繁殖、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这三种方法所得的产量进行比较,并对丹参的采收时期进行对比。 结果如下: 1.与对照品比较,丹参端生小叶宽和端生小叶长宽比存在显著差异,可以从叶型上对不同种质丹参进行区分:通过对各种质丹参根的各项特征进行分析,优选出产量较高的类型5种。 2.野生和种植丹参有效成分有所不同,四川中江和河南丹参含量均能达到并超过《中国药典》(2005)规定的标准,而野生丹参的有效成分的含量不足《中国药典》(2005)规定的标准。使用P<,2>O<,5>和:K<,2>SO<,4>(1:1)组合的同一种质丹参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最高。 3.采用分根法繁殖的丹参比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的丹参产量高;丹参采收期以10月25日到11月15日为宜。 总之,通过植物性状特征可以对不同种质丹参进行区分;遴选出了品质较好的种质;对比了不同种质丹参的有效成分;并通过对施肥配比、繁殖方式和采收时间的优化,摸索出了一套丹参栽培种植的技术。本文所做研究对不同种质丹参的筛选和种植有实际的指导作用。

著录项

  • 作者

    曹珍;

  •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
  • 学科 植物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赵建成,谢晓亮;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S567.59;
  • 关键词

    丹参; 生物学性状; 种质资源; 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