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唐山市城区残疾人健身体育发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6h】

唐山市城区残疾人健身体育发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1文献综述

1.1研究现状

1.2研究任务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2.2.2调查法

2.2.3统计法

2.2.4逻辑法

3结果与分析

3.1唐山市城区残疾人的基本情况

3.2唐山市城区残疾人参与体育锻炼现状

3.2.1唐山市城区残疾人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动机

3.2.2唐山市城区残疾人参与体育锻炼的的方式的分析

3.2.3唐山市城区残疾人参与体育锻炼的场地和器材现状分析

3.2.4唐山市城区残疾人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和时间的分析

3.2.5唐山市城区残疾人参与体育锻炼的体育消费状况分析

3.3唐山市城区残疾人体育指导员、教师和教练员的基本情况

3.3.1性别、年龄、学历、教龄结构

3.3.2继续教育情况

3.3.3对残疾人体育指导内容

3.4唐山市残疾人组织管理机构

3.5影响唐山市城区残疾人体育发展的因素的分析

4促进唐山市城区残疾人健身体育发展的对策

结论与建议

1结论

2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残疾人体育作为整个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崇高的人道主义行为、美好的慈善事业,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教育、体育、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日益引起世界各发达及发展中国家的重视,并愈来愈得到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与热情支持。 残疾人体育是残疾人及其群体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种参与体育现象,是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重要内容,是群众体育活动扎实而全面开展的重要评价指标。当今社会讲求健康,健康的保证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关注健康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尤其是残疾人的健康水平。 由于遗传、事故、疾病等难以避免的原因,我国目前约有残疾人6000万,并以每年70-80万人口的速度增长,如果连同其亲属在内,涉及到数以亿计的中国公民[2]。残疾人体育锻炼是保证健康的最佳选择,既可以使人体机能在运动得到改善,又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品质、消除残疾人的不良情绪,更可以在集体运动项目中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团结协作的能力。可以说,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是接触社会非常有效的途径。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为残疾人与现实世界之问架起了桥梁,使他们能与社会广泛接触,参加集体活动,养成时间观念,使残疾人感受到个人在社会中的价值和地位,使他们获得了满足和自尊感,治愈因残疾所带来的精神创伤。开展残疾人体育活动,是一项利用药物治疗也难以达到的康复手段。 经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以及走访唐山市残疾人联合会等方面的专家,了解到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作为提高残疾人健康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 本研究采用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通过随机抽取调查唐山市城区中社区、特殊教育学校、福利院、截瘫疗养院、康复村中残疾人群以及残疾人体育进行指导的教师、指导员和教练员的基本情况并走访唐山市区各级残疾人联合会负责人,了解到唐山市城区残疾人体育发展的现状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加以分析讨论并提出对策。现已可以初步得出结论: 1.目前唐山市城区绝大多数残疾人都有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大多数残疾人已经认识到体育的多功能性,但由于自身残疾、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较低,强身健体、祛病康复依然是残疾人在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时的主要动机,社会交往、缓解压力和休闲娱乐等功能只被少数残疾人所认识; 2.唐山市城区残疾人对体育活动内容的选择上,慢跑和快走是深受各类型残疾人喜爱的运动项目,其次是选择舞蹈、广播操和秧歌等有氧体操活动,主要是因为对场地器材和技术要求不高,能够依附于特殊学校、疗养院和社区等健身路径和场馆进行训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残疾人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3.适合残疾人进行体育锻炼的器材缺乏,场地器材设施的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残疾人的需求,特别是经济收入对场地器材的满意度、体育锻炼的时间、频率影响都十分明显;残疾人受自身残疾的影响,体育锻炼时间和频率不能完全满足其锻炼的目的;残疾人参与全民健身的消费水平较低,有相当一部分残疾人在日常消费中没有体育健身消费,在参与消费的残疾人中,实物型消费比例较高,非实物型消费较少,消费结构不合理; 4.唐山市城区残疾人体育教师、指导员和教练员来源比较广泛,具有一批年富力强,但大部分都是缺乏经验和理论知识的中青年教练员,岗位培训次数很少,绝大部分教练员都非常渴望得到专门的培训机会; 5.唐山市残疾人联合会组织结构比较合理,但还处于一人多能的状态,管理人员精力分散,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体育工作中去,很难更深入的去开展残疾人体育工作。 最后,本文从实际出发提出了促进唐山市城区残疾人体育发展的对策: 1.加强全民健身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健身氛围,培养和激发残疾人自觉参与全民健身的意识; 2.多渠道为残疾人健身锻炼筹集资金,拓宽经费来源,并为残疾人多创造就业机会; 3.悉心培养残疾人体育锻炼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加强对残疾人科学健身的指导; 4.加强对残疾人以及残疾人家属的心理指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