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广州市养老机构护理分级的现况研究
【6h】

广州市养老机构护理分级的现况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第一部分调查问卷的设计与评价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养老机构护工对护理分级的认知调查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三部分养老机构等级护理老人对护理分级认知调查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四部分三种护理分级的差异性调查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 本研究通过调查广州市不同类型养老机构护理分级的现况,进行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完善养老机构护理分级体系;评估三种护理分级标准的差异性,旨在为广州市养老机构护理分级提供较为准确的护理分级评定方法。同时借鉴国外开展养老机构护理模式,为广州市养老机构实施护理分级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为进一步探索适应我国养老机构护理分级发展模式提供线索和依据。 研究对象: 2006年5月至2006年12月间,对广州3家养老机构的194例等级护理老人和138例照顾等级护理老人的护工(主要照顾者)进行普查,等级护理老人年龄60~102岁,平均80.65±8.57(Mean±SD),其中男性64例,占32.99%,女性130例,占67.01%;护工年龄23~50岁,平均38.53±5.66(Mean±SD),其中男性22例,占15.94%,女性116例,占84.06%。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便利抽样,采用自行编制的《护工对护理分级认知调查表》、《等级护理老人对护理分级认知调查表》以及《广州市养老机构护理分级标准及分级护理内容》分级、Barthel指数分级等分别对等级护理老人和照顾等级护理老人的护工进行现场调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了解护工对养老机构护理分级的认知情况,包括护工对护理分级的认知及其护理项目必要性的认知,分析影响护工认知的相关因素。另一方面调查等级护理老人对分级制度的认知情况,主要包括老人的需求、对分级护理项目的满意情况、分级护理项目执行情况以及对护理人员满意情况。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学方法主要为:描述性统计分析、x<'2>检验、方差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因子分析等。 研究结果: 1.调查表的信效度本研究所采用的问卷是在回顾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专家意见和预调查的结果进行修订而成。护工对护理分级项目重要性认知内容、等级护理老人主要需求、等级护理老人对护理分级项目满意情况、等级护理老人对护理人员满意情况的组内相关重测信度系数分别为0.605,P=0.005;0.665,P=0.003;0.943,P=0.000;0.495,P=0.037;Cronbach a系数分别为:0.9417、07118、0.9226、0.9042。说明调查表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问卷的重测信度较好;同时,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显示调查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2.护工对护理分级的认知调查情况2.1 护工一般情况三所养老机构中护工不同人口统计学资料人群,除了护龄显示有显著性差异(P<0.05),年龄、性别及文化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525、0.239、0.184)。护工年龄最大者50岁,平均38.53±5.66(Mean±SD)岁; 护工以女性为主,占总数的84.78%;护工的文化层次普遍偏低,以中小学毕业为主,占84.78%。2.2 138例照顾等级护理老人的护工,在护理分级(68.8%)、护理分级的依据(54.3%)和全照顾护理(介护)(94.9%)项目认知程度较高,其余项目认知较低;不同年资、不同文化程度的护工对护理分级分四级、分级标准、分级依据等项目认知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 2.3护工对护理分级项目必要性认知除条目n12、n13、n19,其余均分均大于4分,最高分为4.38±0.569。不同年资(除n5、n25、n26)、不同文化程度(除n1、n3、n8)的护工对护理分级项目必要性的认知,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3.等级护理老人对护理分级项目情况分析3.1 入住养老机构的等级护理老人的一般资料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占58.8%;受教育程度在小学及以下的达到80.9%,其中文盲占45.9%;63.4%的老人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一种或多种慢性病;大于800元收入的老人占总数的56.2%;62.9%的老人对家庭和社会的关心与支持程度表示满意,79.3%的等级护理老人没有老伴。说明入住养老院的等级护理老人整体文化素质偏低、以老年老人、独居老人居多、经济与家庭社会支持状况较好。 3.2等级护理老人对护理分级认知194位等级护理老人,知道目前养老机构护理分级的只有15人(7.7%),知道自己的护理等级的老人有81人(41.8%);而对自己应该享受的服务内容不知道的有146人(75.3%);说明三所养老机构等级护理老人对护理分级认知水平较低。 3.3 等级护理老人主要需求及其相关因素分析等级护理老人需求排第一位的是希望经常有家人或朋友看望,其次是老人对交流沟通、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要。影响因素的8个自变量中,“性别”和“职业”2个变量成为与老人需求关系最密切的重要因素,回归方程为:Y=31.878-1.402X<,2>+0.431X<,6>。3.4 等级护理老人对护理人员满意度及相关因素分析心理咨询及心理护理得分最低(2.68±0.770)、最高分(3.62±0.666),说明养老机构等级护理老人对护理人员满意得分较低;多重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等级护理老人满意度的因素为慢性病史,回归方程为Y=50.291-2.491X<,5>。 3.5老年人对护理分级项目满意情况得分的频数分布主要集中在41~50分数段,占54.1%;满意情况分数=51的居其次,占29.9%;非常不满意的人数比较少,占3.3%。人口学资料对满意情况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 3.6 三种护理分级评估情况医嘱分级、标准分级与Barthel指数分级的比较x<'2>=17.100,P=0.002,三种护理分级评估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医嘱分级与标准分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8.763,P=0.013);医嘱分级:Barthel指数分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2.887,P=0.002);标准分级与:Barthel指数分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2>=3.487,P=0.175)。 结论: 1.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用于了解养老机构护工和等级护理老人对护理分级的认知、主要需求、护理分级项目及对护理人员满意情况。问卷基本概括了所需测试的内容,可为养老机构等级护理管理提供参考。 2.护工对护理分级的认知程度低,提高护工对护理分级的认知,应该成为养老机构护理人员职业培训的一个重要内容。 3.等级护理老人对护理分级认知程度低,建议通过提高护工对护理分级的认知水平,加强护工对护理分级知识的宣教来解决。 4.等级护理老人对子女、亲属及朋友的情感依赖排需求得分第一位,希望与人交流沟通、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要分别居第二、三位。说明在养老机构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除了给予老人基本的生活照料外,更应重视对老人的心理护理以及丰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5.“性别”与“职业”2个变量成为与老人需求关系最密切的重要因素。其中,男性老人需求比女性高,知识分子老人需求高。 6.等级护理老人对护理人员满意情况调查,其中,心里护理咨询和心理护理得分最低,这和老人需求调查的结果一致,老人希望得到更多心理方面的护理。“慢性病史”与老人满意度关系最为密切,有慢性病的老人满意度低。因此,为老人提供经常性的医疗护理服务,动态观察每位老人的健康变化,指导功能锻炼,同时根据老人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对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有显著作用。 7.三种护理分级方法的评估,为养老机构的老人提供较为准确的护理评定方法。建议将Barthel指数分级作为现行标准护理分级的补充,以完善现行标准护理分级制度,同时应借鉴发达国家“以人为本”的理念、人性化管理和人性化护理的特点,完善广州市养老机构护理分级体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