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地域性场所的重生——国内旧城改造中特色场所的保护与再利用研究
【6h】

地域性场所的重生——国内旧城改造中特色场所的保护与再利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第一章绪论

1.1地域性理论的发展

1.2全球化和城市化对地域性影响

1.3国内地域性场所建设的争议

1.4国外旧地域性场所改造研究

1.5研究方法与目的

第二章地域性场所类型解析

2.1 国内代表性地域场所概况

2.1.1.重庆湖广会馆及其周边

2.1.2.重庆磁器口

2.1.3.成都宽窄巷子

2.1.4.北京前门地区

2.1.5.北京前门大街

2.1.6.上海田子坊

2.1.7.上海8号桥

2.1.8.北京798——“789”Beijing Art Area

2.1.9.上海莫干山路50号——No.50,Moganshan Road,Shanghai

2.2场所地域性价值分析

2.2.1. 地域环境特征价值评估

2.2.2.地域建筑特征价值评估

2.2.3.非物化地域性价值评估

2.2.4.场所地域性价值分析综述

2.3场所综合类型划分

2.3.1.具备较高等级文物建筑及显著地理文化价值的地域场所

2.3.2.具有较好的整体建筑风貌及城市核心历史规划地段价值的地域场所

2.3.3.具有重要近现代工业产业的地域场所

2.3.4.具有城市近现代发展普遍代表性的地域场所

第三章场所复兴模式选择性应用

3.1 以形式保护和人文延续为重的模式

3.1.1.同类模式划分及比较

3.1.2.地域性保护策略

3.1.3.实际建设经验与反思

3.2以功能振兴和形态延续为重的模式

3.2.1.同类模式划分及比较

3.2.2.地域性保护策略

3.2.3.实际建设经验与反思

3.3以人文拓展和新旧共生为重的模式

3.3.1.同类模式划分及比较

3.3.2.地域性保护策略

3.3.3.实际建设经验与反思

3.4 以人文体验和功能更新为重的模式

3.4.1.同类模式划分及比较

3.4.2.地域性保护策略

3.4.3.实际建设经验与反思

3.5 小结

第四章地域性场所复兴的建筑相关策略

4.1空间和环境的塑造

4.1.1.场所空间结构控制

4.1.2.建筑空间形态控制

4.1.3.着重处理重要位置单体

4.2地域性形式语汇的表达和演绎

4.2.1.提炼原型符号控制新建建筑形式

4.2.2.利用建筑基址延续场所地域性

4.2.3.传统地域性材料和元素的重复使用

4.2.4.传统地域性材料的全新表达

4.2.5.结合现代材料演绎传统地域性

4.3地域场所的现代建构

4.3.1.传统结构的全新表达

4.3.2.加建和扩建手段

4.3.3.拆除与置换手段

4.3.4.解构与重构手段

4.3.5.有效利用场所碎片空间

4.4建筑色彩与质感的控制

4.4.1.建筑色彩控制

4.4.2.建筑表皮材料控制

4.4.3.其它视觉符号的拼贴

4.5建筑新技术的应用

4.5.1.利用新技术保证文物建筑修复的原真性

4.5.2.利用灯光技术丰富场所的表现力

4.6其它场景细部处理

4.6.1.地面处理

4.6.2.现状树木和植物处理

4.6.3.其它处理

4.7小结

结语

附录厦港避风坞片区地域性复兴的实例探索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文选取了国内九个有代表性的,曾经衰落而业已实现再利用的历史地域性场所进行考察研究,具体范围涵盖古会馆群落、传统民居街区,历史商业街区,近代工业产业区等旧城改造中存在的特色场所的典型类型。 前期调研主要对这些场所的区位情况、保护价值、衰败程度、城市背景和复兴过程进行考察,将这些场所的地域性因素分为物化地域性和非物化地域性两大类进行评估,从地域性保护程度、场所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建设经验与反思,三个方面出发总结其场所的类型划分方式和复兴的模式,探讨其在旧城改造中推广应用的价值和可能性。 具体研究结合前期调研,探索了一种复兴地域性场所的操作方式,主要包括:场所地域性价值分析评判方式、场所复兴模式的选择性应用及具体操作内容、相关建筑设计策略三个方面。以此为国内旧城中具有复兴意义的地域性场所,提供规划模式及建筑策略的具体参考。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在当今世界全球化、城市化加剧的背景下,通过归纳国内旧城改造时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地域性场所的复兴演变方式,分析其成因和背景,从而探讨和总结出适宜的规划策略与设计方法。以便在实际对国内历史地域性场所的规划设计中,可以通过分析场所的地域性价值.选择适合的模式,使建筑师可以更清醒更自由地处理实践中的相关问题,在保持其文化识别性的同时兼顾城市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地在当前大面铺开的旧城改造活动中,使那些已经为数不多的历史地域性场所得到复兴和重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