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山地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空间格局及驱动因素——以重庆主城区为例
【6h】

山地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空间格局及驱动因素——以重庆主城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1.3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文献综述

2.1城市扩展相关研究概述

2.2公共服务设施相关研究概述

2.3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相关研究

2.4研究评述

3研究区概况、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3.1研究区概况

3.2概念界定

3.3数据来源

3.4研究方法

4重庆主城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空间格局演变

4.1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数量演变

4.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形态演变

4.3本章小结

5重庆主城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公平性空间格局

5.1分区尺度下公平性空间格局

5.2分街镇尺度下公平性空间格局

5.3本章小结

6重庆主城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空间格局驱动因素

6.1驱动因素定性分析

6.2基于Logistic回归的定量分析

6.3本章小结

7结论、建议与展望

7.1结论

7.2空间格局优化建议

7.3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与科研及论文发表情况

展开▼

摘要

公共服务设施合理的空间分布是保障社会公共资源公平分配的重要内容,是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客观要求。同时,伴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公众对公共服务设施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但市场化作用下,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失配”与“不公平”现象普遍,如何在有限的土地空间中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受到广泛关注。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一方面作为公共服务设施的核心载体,另一方面是城市功能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公共服务设施的研究中,很少以用地作为切入点且大多缺少时间跨度,城市扩展的研究中也鲜有仅基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的研究。本文以重庆主城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其次分析了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公平性空间格局,最后探讨了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空间格局形成的驱动因素,并浅谈了布局优化建议,以期为未来重庆主城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空间优化布局提供参考。
  本文首先对1978、1988、1997、2006、2011年五个时相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空间格局演变进行研究,主要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数量演变和形态演变两方面展开。其中数量演变从面积变化和地类转换两方面展开分析;形态演变从沿两江、沿主要交通轴、与地形位关系、圈层结构、扇形方位扩展以及景观格局六个方面展开。其次从公平性角度分析了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空间格局,人均邻近占有量和空间可达性是公平性评价中的主要指标。一方面,在区际尺度下基于人均邻近占有量对1997、2005、2011三个时间段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公平性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在街镇尺度下基于人均邻近占有量和空间可达性对2011年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再者,结合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和公平性空间格局,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对公共服务用地空间格局形成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一方面,从地理历史因素、社会经济发展因素、制度政策因素三方面进行定性分析;另一方面,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对1997-2006、2006-2011两个时段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扩展驱动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最后,浅谈了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空间布局优化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
  (1)重庆主城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空间格局演变特征:a整体上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呈上升趋势,新增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大部分来自于农用地转换;b由于地形限制,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的扩展更多的集中在中坡和平地,呈现明显的立体特征;c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呈现明显的沿江和沿主要交通轴扩展的特征;d直辖前,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呈现明显的以五大商圈为核心的圈层结构,城市扩展以西向为主,直辖后,得益于多中心组团的发展,圈层结构逐步弱化,扩展也不断向北、南、西南、西北方向进行;e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斑块分布由直辖前的中心聚集分布到直辖后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2)重庆主城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公平性空间格局:a分区视角下,人均临近占有量角度,1997年主城区公平性空间格局呈现西侧和沿江高、东侧低的特点,2006和2011年呈现东西高、南北中低的特点;b分街镇视角下,人均邻近占有量角度,主城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公平性空间格局大致呈现内外侧低、中间高的三环状结构;c分街镇视角下,空间可达性角度,较人均邻近占有量角度,不公平程度明显缩小,大致呈现西中部高、东部低的特点;d空间可达性的自相关分析表明,主城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可达性存在区域聚集特征但并不突出,可达性高值在研究区以西聚集,可达性低值在北、东、东南方位的边缘地区聚集。
  (3)重庆主城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空间格局驱动因素定性分析:空间格局的形成是地理历史因素、社会经济发展因素、制度政策因素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地理历史因素主要指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沉积的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因素主要指经济发展、快速城市化及人口增长、交通引导和土地市场竞争的影响;制度政策因素主要指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城市规划、公共服务供给体制改革对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空间格局的影响。
  (4)重庆主城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扩展驱动因素定量分析:基于Logistic模型,1997-2006年,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扩展与两江的距离、与CBD的距离、与主干道的距离、与邻近区域内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例高度相关。2006-2011年,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扩展与高程、坡度、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例、人均GDP、与两江的距离、与主干道的距离、邻近工业用地所占比例、邻近居住用地所占比例、邻近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例高度相关。与两江的距离和距离主干道最近直线距离,邻近居住用地比例、工业用地比例、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比例5个指标在两个时段中均对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转化有显著影响,其中邻近居住用地比例是对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是否发生转换影响最大的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