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通信部队作业人员健康及神经行为能力的现况调查研究
【6h】

通信部队作业人员健康及神经行为能力的现况调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文缩写一览表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通信部队作业人员一般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通信部队作业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3.1 研究对象与调查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第四章 电磁辐射对通信部队作业人员神经行为能力影响的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电磁辐射生物效应研究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军队现代化建设向信息化迅速推进,各种新式车载及便携式通信装备大量配备部队,对我军战斗力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陆军通信装备以相对密闭的舱室为主,通信装备车辆作为一个单独的战斗舱室,有其独特的卫生学特点:其空间密闭狭小,空气较不流通,人员密度大;除了会受到作业环境中各类电子设备释放的有害气体、噪声、振动、油烟、夏季高温高湿和冬季低温等物理因素外,最主要的是会受到通信器材和通信装备内部电磁辐射的影响,比如便携式通信器材、通信装备车等作业过程中均会产生电磁辐射,长期的暴露作用可能会对通信作业人员的作业能力和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国内外相关研究数据表明:在长期的电磁场中,人体的生物效应将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特别是在神经行为方面,如行为功能减退、产生反应迟钝、焦虑、抑郁等[1]。但目前高频电磁辐射对我军通信作业人员的战训能力,尤其是对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研究很少,能查到的人群调查资料更是屈指可数[2]。因此,为了了解我军通信部队主要作业舱室环境的电磁辐射污染状况,摸清电磁辐射对作业人员的健康及神经行为能力的现状及关联,为通信部队作业人员电磁辐射暴露及其防护提供详实的科学依据,我们于2015年3~8月对成都军区某通信部队人群为研究对象,整群抽样700人开展现况调查,对该部队主要通信车辆舱室内的电磁辐射水平、作业人员的一般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和研究。并在调查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把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在调查前连续3个月以上未脱离通信作业环境和装备操作的326人)和对照组(同部队中性别,年龄、军龄、文化程度、吸烟、饮酒、睡眠状况等情况相近,但不暴露在高强度电磁场的后勤人员232人),在NES-C3系统上对两组作业人员的神经行为能力进行测试分析。
  主要结果如下:
  1、一般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
  (1)观察组(作业组)与对照组不适症状的发生率,除生殖系统症状(P<0.05)外其余系统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自觉不适症状发生率最高的是神经系统(46.9% vs42.2%);
  (2)观察组训练中头痛、头晕、眼花、耳鸣、腰痛、全身无力、心慌等7项不适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头晕症状发生率最高(21.5%);
  (3)观察组在闭窗训练中头晕发生率最高(76人,23.3%),电磁辐射是闭窗训练中出现不适症状的首要自觉原因(98人,30.1%)。
  2、SCL-90的调查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强迫症状、忧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它等7类因子中分数显著增加(P<0.05),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显著增高(P<0.05),阴性项目数显著降低(P<0.05);
  (2)观察组十类因子分都显著低于军人常模(P<0.01);在人际关系敏感、忧郁、敌对、偏执等4类因子、阳性项目和总均分均显著低于地方常模(P<0.05);
  (3)观察组心理问题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6.4%,17.5%,P=0.017);观察组在得分≥2的因子中,强迫症状、忧郁、焦虑、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因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得分≥3的因子中,强迫症状的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
  3、NES-C3神经行为能力测试结果
  (1)作业场所高频电磁辐射功率密度的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作业舱室电磁辐射平均功率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2.61±1.59) mW/m2,(0.25±0.43) mW/m2,P<0.01)],但均远低于国家卫生标准GB1043-89所规定的50μW/cm2;
  (2)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系列加减、视觉保留、数字检索与听数字广度的能力指数显著增加(P<0.01,P<0.05,P<0.01,P<0.05),提示其智力-记忆与思维神经行为能力、视感知-视觉检索能力及听感知-数字记忆能力能力显著增加;
  (3)在不同工龄分组中,观察组工龄<2年组听数字广度和听简单反应时能力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工龄组各神经行为能力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4)不同专业分组中,与超视距专业相比,话务专业、电台专业和无线控制专业的心算能力指数显著升高(P<0.05,P<0.01,P<0.01),电台专业的记忆扫描能力指数显著升高(P<0.05);其他各专业的听简单反应时能力指数显著升高(P<0.05或P<0.01)。
  综上所述,通信作业人员长期暴露过程中,神经系统不适症状的发生率最高,但各系统的主观不适症状发生率与同部队的非通信作业人员相比未有显著升高;通信作业人员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显著升高,主要表现为强迫症状、忧郁、焦虑、恐怖和偏执等。通信部队通信车辆舱室内电磁辐射强度较低,远低于国家相关卫生标准;长期暴露于低剂量的电磁辐射环境中,通信作业人员的神经行为能力与非暴露人员相比有显著提升。由此可见,通信部队作业人员长期作业过程中,心理问题较为突出,生理不适无显著差异,神经行为能力有所提升。以上研究结论对于澄清我通信作业部队电磁辐射污染的真实情况、消除作业人员的不良心理恐慌、针对性的开展基层官兵的健康教育和卫生防护工作、进一步提升作业人员的军事作业能力和战斗力提供了科学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