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K18及K18磷酸化ser33和ser52在HBV感染后肝脏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6h】

K18及K18磷酸化ser33和ser52在HBV感染后肝脏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首都医科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K18及K18磷酸化改变与慢性HBV感染后肝脏疾病(病理进程的)的关系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探索K18磷酸化ser33和ser52表达水平与乙型肝炎病理进程的关系,以求发现新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肝脏疾病病情进展的标志,为临床治疗和病程诊断提供有意义的新的参考指标。 方法:应用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法检测K18及K18磷酸化ser33和ser52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不同程度肝脏疾病状态下的表达及其相对亚细胞定位;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肝组织中K18及K18磷酸化ser33和ser52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不同程度肝脏疾病状态下的水平。 结果:组织化学免疫荧光结果显示K18及K18磷酸化Ser33和Ser52在正常肝组织、慢性.HBV感染肝炎和重型肝炎中都有表达。其中K18的表达没有明显的差异。K18磷酸化Ser33和Ser52在正常细胞中表达较弱,而且主要位于细胞膜周围;在慢性HBV肝病时弥漫分散于细胞浆中且表达增强;重型肝炎K18磷酸化Ser33和Ser52的表达达最高。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K18的Ser33和Ser52蛋白水平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不同程度肝脏疾病状态下存在显著差异。与正常对照相比,K18的Ser52水平被显著诱导但不同程度肝脏疾病状态下的表达无显著差异;重型肝炎时,K18的Ser33水平被显著诱导。 结论:K18磷酸化ser33和ser52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不同程度肝脏疾病状态下随肝脏疾病病情严重程度而增加,K18高度磷酸化可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肝脏疾病病情进展的标志。

著录项

  • 作者

    李娟;

  • 作者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
  • 学科 内科学(传染病)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吴昊;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512.62;
  •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脏疾病; 免疫荧光; 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