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渗盐水加林格氏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凝血纤溶功能、细胞因子及肺组织的影响
【6h】

高渗盐水加林格氏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凝血纤溶功能、细胞因子及肺组织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略词表

声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分析与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Toll样受体与休克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高渗盐水液体对失血性大鼠凝血、纤维蛋白溶解功能、细胞因子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以及其对肺脏结构的影响。 方法: 1.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休克组、复苏1组(输林格氏液)和复苏2组(输高渗液体+林格氏液),每组8只,建立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在模型制作成功后复苏1组给予林格氏液进行液体复苏,复苏2组予以输高渗液体+林格氏液进行液体复苏。复苏后2、3、4小时后采血,检测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血栓调节蛋白(TM)、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水平。 2.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的动态变化。 3.休克及液体复苏后4h抽取血标本后,处死大鼠,立即取出其肺脏,固定,观察肺脏的电镜超微结构变化。 结果: 1.与假手术组比较,休克组和复苏1组、复苏2组的血浆t-PA、t-PA/PAI-1、TAT、及TM水平均明显升高。复苏1组的血浆t-PA、t-PA/PAI-1水平明显高于休克组;而复苏2组的复苏2h、3h血浆t-PA、t-PA/PAI-1水平均高于休克组和复苏1组的对应时间点;复苏2组的复苏2h、3h血浆TAT、TM水平均低于复苏1组对应时间点。 2.与假手术组比较,休克组和复苏1组、复苏2组的血浆TNF-α、IL-6水平均明显升高;相对于休克组,复苏1组、复苏2组血浆TNF-α、IL-6水平下降明显。而复苏2组的2h、3h血浆SNF-α、IL-6水平均明显低于休克组和复苏1组的对应时间点。 3.血压、心率变化:复苏1组、复苏2组两组大鼠在制成失血性休克模型后,休克即时的SBP、DBP和MAP均较基础值明显降低,HR较基础值明显加快。复苏1组、复苏2组在复苏10min、30min、60min的SBP、DBP和MAP与休克组各相应值相比亦有所上升。复苏2组复苏10min、30min、60min的SBP、DBP和MAP与复苏1组各对应值相比均有上升。复苏1组在复苏10min、30min、60min的SBP、DBP和MAP与基础值相比均有所下降;复苏2组复苏10min、30min、60min的心率与复苏1组对应值相比均有下降。 4.电镜下观察可见失血性休克大鼠肺脏存在明显超微结构改变,经林格氏液复苏后脏器超微结构损伤有所改善,但同时出现间质水肿现象;复苏2组肺脏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损伤明显减轻。 结论: 1.高渗盐水具有较好的扩容效果,能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迅速增加有效循环血容量,改善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纠正因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引起的休克,其效果优于林格氏液。 2.大鼠失血性休克后凝血系统激活后纤溶功能亢进,采用高渗盐水+林格氏液复苏在调节凝血纤溶功能方面优于单用林格氏液复苏。 3.大鼠发生失血性休克后,内皮细胞损伤,细胞因子释放增加,采用高渗盐水复苏能减轻内皮细胞损伤,减少细胞因子的释放。 4.在休克早期使用高渗盐水对失血性休克大鼠的肺脏损伤的保护作用优于林格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