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三角帆蚌和池蝶蚌F代育珠效果、抗病性能及系统关系研究
【6h】

三角帆蚌和池蝶蚌F代育珠效果、抗病性能及系统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摘要

引 言

第一章我国淡水贝类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

第二章三角帆蚌、池蝶蚌及杂交F1代生长性能与育珠性能的比较

第三章三角帆蚌、池蝶蚌及杂交F1代抗病性能的比较

第四章池蝶蚌与三角帆蚌的系统关系的初步推断

参考文献

小结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奖励

展开▼

摘要

使用三角帆蚌(Hyriopsiscumingi)、池蝶蚌(Hyriopsisschlegelii)作为亲本进行自交与杂交,获得了4群体F1:三角帆蚌(三角帆蚌♀×三角帆蚌♂)、池蝶蚌(池蝶蚌♀×池蝶蚌♂)、正交F1(三角帆蚌♀×池蝶蚌♂)和反交F1(池蝶蚌♀×三角帆蚌♂)。对实施无核插片手术后1年、2年、3年的4群体F1的生长性能与育珠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各年龄组育珠性能方面,反交F1>池蝶蚌>正交F1>三角帆蚌,且反交F1代具有显著杂交优势;正交F1在壳长、成活率方面具有一定杂交优势,其它方面指标均低于池蝶蚌,略高于三角帆蚌。实施插片手术3年的反交F1较同龄的三角帆蚌每只蚌平均产珠重量增加31.96%,大规格珍珠(Ф>8mm)比例增加2.72倍,成活率提高20.14%;较同龄的池蝶蚌每只蚌平均产珠重量增加14.95%,大规格珍珠(Ф>8mm)比例增加54.01%,成活率提高10.14%。 采用室外池塘养殖死亡率比较实验和病蚌组织液攻毒实验来比较三角帆蚌、池蝶蚌及正反交F1代的抗病性能。室外池塘养殖死亡率的比较结果显示:在发病率较高的池塘内,三角帆蚌、池蝶蚌和正反交F1死亡率存在明显差异:三角帆蚌>池蝶蚌和正交F1>反交F1,且差异十分显著,而发病死亡率较低的池塘内,除三角帆蚌死亡率相对较高外,池蝶蚌、正交F1和反交F1在死亡率方面无显著差异;病蚌组织液攻毒实验结果显示:反交F1死亡率最低,且较三角帆蚌、池蝶蚌及正交F1有明显优势。 对五大湖三角帆蚌群体和池蝶蚌进行形态框架分析以及16SrDNA序列分析。形态框架分析的聚类分析表明三角帆蚌群体间距离略小于池蝶蚌与三角帆蚌各群体间的距离;主成分分析构建了3个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主成分1为21.63%,主成分2为16.47%,主成分3为11.98%;判别分析建立判别函数,其判别准确率P1为34.78%-77.08%,判别准确率P2为40.74%-68.52%,综合判别率为52.13%。16SrDNA序列分析分别用NJ法和UPGMA法建立聚类图,并得到五大湖群体间遗传距离为0.002-0.013,池蝶蚌与五大湖三角帆蚌群体间遗传距离为0.015-0.020。因此,池蝶蚌与三角帆蚌间的亲缘关系略高于五大湖群体三角帆蚌群体间亲缘关系,池蝶蚌与三角帆蚌之间的种属关系有待于进一步实验证实。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