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RS的道路对景观格局的影响研究——以大兴安岭地区根河流域为例
【6h】

基于RS的道路对景观格局的影响研究——以大兴安岭地区根河流域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预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源选择与预处理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面向对象土地覆盖分类

3.1 根河流域土地覆盖分类体系

3.2 基于面向对象的根河流域土地覆盖分类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根河流域景观动态变化分析

4.1 根河流域景观类型面积变化分析

4.2 根河流域景观动态度分析

4.3 根河流域森林景观类型转换分析

4.4 根河流域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特征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道路对森林景观格局的影响

5.1 道路缓冲区的建立

5.2 道路对根河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影响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研究针对大兴安岭地区生态系统建设和保护问题。利用面向对象方法获取中分辨率遥感影像土地利用动态数据;结合道路信息,研究近二十年(1990-2010年)根河流域景观格局变化过程,分析森林变化进程;定量分析道路建设对该区域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为该区域乃至整个大兴安岭地区的道路建设提供研究案例。以下为具体研究方法和结果:
  (1)基于TM、HJ-A/B中等分辨率遥感影像利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获取土地利用信息数据,提取时结合研究区实地野外样点数据、专家知识及历史数据等辅助数据,更高效、精确的提取三期影像(1990年、2000年、2010年)的土地利用信息。数据精度均达到了80.0%以上,符合近一步研究对数据精度的要求。
  (2)对大兴安岭地区根河流域地区1990年到2010年20年的土地利用覆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面积变化、构建景观转移模型、景观动态度、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分别分析每种景观类型发生变化的数量、速度和方向,进一步了解该地区景观格局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根河流域20年森林面积减少量为187.69km2,平均每年以9.39km2的速度在减少;耕地面积增加89.36km2,占耕地总量的8%。景观类型主要转化趋势从林地到湿地,林地到草地,湿地、草地再到耕地。这种趋势说明该区域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引起生态系统遭到干扰,森林景观退化,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等。
  (3)取用2000年和2010年两期土地覆盖数据,采用缓冲区分析的方法,通过道路缓冲区内景观格局组成、景观类型变化趋势、景观破碎化三个方面探讨道路建设对根河流域景观格局的影响。研究发现:道路建设增强了人类活动对自然景观的干扰,改变了道路两侧一定区域内的景观结构组成,耕地和人工表面景观优势度增加,林地景观严重退化;道路影响程度随景观距离道路间距的增加而降低;同时道路建设导致两侧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并且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影响到整个区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