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腺病毒转染的肝细胞生长因子对冠心病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动员作用
【6h】

腺病毒转染的肝细胞生长因子对冠心病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动员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冠脉内注射病毒转染的肝细胞生长因子对冠心病患者外周造血干细胞的动员作用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经心肌内注射与冠脉内注入腺病毒携带肝细胞生长因子对冠心病患者外周血CD34+、CD117+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肝细胞生长因子与心血管疾病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冠脉内注射病毒转染的肝细胞生长因子对冠心病患者外周造血干细胞的动员作用。 目的:探讨经冠脉内注射腺病毒(adenovirus,Ad<,5>.)转染人肝细胞生长因了(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对严重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外周造血干细胞的动员作用。 方法:本研究入选1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给药组经冠脉注入Ads-HGF(9例)和对照组经冠脉注入等量生理盐水(9例)。所有患者均于冠脉造影Oh(即术前)、术后6h、24h、6d抽取外周血并应用流式细胞仪单克隆荧光抗体标记法检测其外周造血干细胞表面抗原CD34+、CD38+及CD117+。 结果:经冠脉内给药组术后6小时的CD34+明显高于对照组(0.104±0.082 vs 0.022±0.012,P=0.021),Oh、24h及6d的CD34+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冠脉内给药组术后6天的CD117+明显高于对照组(0.058±058 vs 0.012+0.009,P=0.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时间点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38+在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经冠脉内注射转染腺病毒携带人HGF可能在短时间引起外周造血干细胞的动员。动员外周造血干细胞可能是HGF参与血管新生和器官组织损伤修复及抗调亡改善心功能的一个重要机制。 第二部分冠脉内注射与心肌内注射腺病毒转染的肝细胞生长因子对冠心病患者外周造血干细胞的动员作用。 目的:为了研究对严重病变的冠心病患者经心肌内注射及经非梗死相关冠脉注入转染腺病毒(adenovirus,Ad<,5>-)携带人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对外周血CD34+、CD117+的动员作用,并比较其差异。 方法:本研究入选12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经心肌内注射组(6例)和经相关的冠脉注入组(6例)。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并于Oh(即术前)、术后6h、24h及6d抽取外周血并应用流式细胞仪单克隆荧光抗体标记法检测其造血干细胞表面抗原cD34+、CDll7+。 结果:1流式细胞仪单克隆荧光抗体标记显示:CD34+24h时的经非梗死的冠脉内给药组明显高于心肌内注射组P=0.042,在给药后24h内呈增加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CD117+与术后6h及24h时经非梗死的冠脉内给药组明显高于心肌内注射组P=0.018;P=0.030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在两组给药后呈增加的趋势,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经冠脉内注射转染腺病毒携带人HGF比心肌内注射能明显的动员外周造血干细胞。动员外周造血干细胞可能是HGF参与血管新生、平滑肌的迁移和器官组织损伤修复等的一个重要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