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耳压联合体针治疗椎动脈型颈椎病的理论与临床研究
【6h】

耳压联合体针治疗椎动脈型颈椎病的理论与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個人簡曆

理論研究 椎動脈型頸椎病診斷和治療的研究進展

一.中醫學對CSA的相關認識

二.現代醫學對CSA相關認識的研究進展

三.中醫學有關CSA治療方法的研究進展

參考文獻

臨床研究 耳壓聯合體針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臨床療效和作用機制的研究

1.資料與方法

2結果

3討論

參考文獻

結語

致謝

附篇

展开▼

摘要

1.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CS)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中,以椎动脉受压爲主要病理变化者,称之爲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type,CSA)。近代中医学者认爲,CSA病位在“颈肩、经络”,与筋、骨、肝、肾相关;病性爲“本虚标实”;病机爲“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筋骨失养”,或“寒湿邪起,闭阻气血,经络不利”;至於治法治则,有从本从标之异,急者治其标,缓者治其本。 CSA的发病机制包括“颈椎退变学说、颈交感神经受刺激学说、应力应变学说、细胞因子学说、椎动脉自身因素学说、微循环障碍学说”等。至於CSA的诊断标准和检查方法,虽然至今没有统一指标,但是,在临床长期沿用的标准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尤其是颈椎X线片、颈椎CT或MRI、经颅多普勒等传统检测手段仍然占主导地位。 中医学有关CSA治疗方法的研究包括“体针、耳压和耳针、水针、小针刀、腹针、辨证论治和方药、推拿、牵引”等.上述方法可综合运用.取长补短,如耳压、耳针与体针的结合,中药与针刺的结合,中药与推拿、牵引的结合等。 2.耳压联合体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的研究 目的:探讨耳压联合体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初步的作用机制。方法:将9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爲两组,治疗组接受耳压联合体针治疗,对照组接受体针治疗,观察2组病例治疗前後临床症状、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部分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在观察期内差异有显着性,耳压联合体针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9.29%,临床控制率为17.85%;对眩晕或头昏等主要症状疗效,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量、血流速度,对ηb低切、IR的改善作用,均优於对照组(P<0.05)。结论:耳压联合体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可以调节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异常状态。无论是在马来西亚或中国,这种治疗方法都有其临床实践的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