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6h】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2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自然概况

2.2 社会经济状况

2.3 研究区主要生态问题

3 理论与方法

3.1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的理论基础

3.2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分析模型及评价体系

3.3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4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态脆弱性指标计算

4.1 生态敏感性指标及其计算

4.2 生态恢复力指标及其计算方法

4.3 生态压力度指标及其计算方法

5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空间格局及驱动机制

5.1 生态环境脆弱的生态敏感性空间主成分分析

5.2 生态恢复力空间特征分析

5.3 生态环境压力度主成分分析

5.4 北部湾经济区生态环境脆弱性驱动机制分析

5.5 生态环境脆弱性空间自相关分析

5.6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分区

6 广西北部湾生态脆弱区恢复与保护对策

6.1 基于生态脆弱敏感性主要驱动因子的生态环境恢复与保护对策

6.2 基于生态恢复力主要影响因素的生态环境恢复与保护对策

6.3 基于生态压力度主要驱动因子的生态环境恢复与保护对策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 录

参加过的科研项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及其评价已成为目前区域环境演变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是现代生态学重要研究命题之一,是在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大尺度生态环境演变研究的深化。在国家大力推进国家海洋战略的大背景下,海陆过渡带掀起了新的一轮开发建设热潮,人类活动显著增强,也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生态环境压力,其生态环境存在着退化、恶化的趋势,此时展开海陆过渡带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进行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加强生态修复、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对区域环境演变与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对海陆过渡带的环境演变与管理、土地高效利用、资源合理配置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参考价值。
  本研究基于生态敏感性-生态恢复力-生态压力度概念框架,通过地形地貌因子、地质因子、地表因子、气候因子、灾害因子、景观干扰度指数与土壤侵蚀敏感度指数估算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的生态敏感性指标;通过植被净初级生产力获取研究区生态恢复力评价;运用人类活动压力与经济活动压力计算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生态压力度指标,在此基础构建区域综合生态环境脆弱度空间主成分评价模型,估算研究区范围内综合生态环境脆弱度指数,并对其进行分级、分区,并分析该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驱动因子及其空间自相关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基于生态敏感性-生态恢复力-生态压力度概念模型,以单一评价指标与综合性生态指标相结合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方法,使生态脆弱性评价更加综合,同时消除了数据间冗余。
  北部湾经济区景观干扰度指数最大的是林地,未利用地与草地的景观干扰度指数较大,研究区内林地、未利用地、草地受到的干扰程度较高。北部湾经济区的土壤侵蚀高敏感性区域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坡度较陡的山地及喀斯特石山地区;低敏感性区域主要分布在地势较平、坡度较小的河流两岸、沿海平原等地。
  生态较好即微度脆弱地区主要分布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十万大山、大明山与西大明山的阔叶林区、针叶阔叶混交林区以及针叶林区,大容山和六万大山针叶阔叶混交林区、针叶林区。这些地区植被状况好、人类活动强度小,生态系统稳定性及恢复力都很好。生态极度脆弱区主要分布经济区6地级市、各县城及其外围区域,环北部湾的沿海与在北部、西北部喀斯特石山区等区域,在这些区域经济发达、人类活动频繁或自然生态系统本身就处于脆弱生境,其生态系统不稳定,抗干扰能力弱,生态恢复力低,在生态压力增大时极易遭到破坏。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存在较明显的空间集聚,生态脆弱性高-高空间集聚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各地市及其周边,研究区北部、东北部、西北部的喀斯特石山区以及海岸带城镇附近;生态脆弱性低-低相关性高的地区分布与研究区主体山脉植被好的分布区基本一致。
  最后,针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生态环境脆弱性的主要驱动因子提出生态恢复与保护的发展对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