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和结构管理研究
【6h】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和结构管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导论

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选题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文献综述

1.3主要内容

1.4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二章外汇储备管理的理论基础

2.1外汇储备的定义

2.2外汇储备的功能

2.3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测算

2.3.1国外研究情况

2.3.2国内研究情况

第二章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管理

3.1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现状

3.2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偏大

3.2.1外汇储备与进口比率法

3.2.2外汇储备与外债比率法

3.2.3因素分析法

3.3适度控制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政策建议

第四章中国外汇储备结构管理

4.1中国外汇储备币种以美元为主

4.2中国外汇储备资产以债券为主

4.3改善中国外汇储备结构的政策建议

4.3.1增加黄金储备

4.3.2增持欧元和日元资产

4.3.3储备战略资源

第五章外汇储备管理的国际经验借鉴

5.1新加坡

5.2 日本

5.3可供中国借鉴的经验

5.3.1提高管理层级

5.3.2采取积极的储备管理政策

5.3.3增量投资、分散投资和委托投资

参考文献

致 谢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汇储备有过两次高速增长时期。第一次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1994~1997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初步建立和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中国外汇储备终于摆脱了十余年低速徘徊的局面,出现了连续4年的高增长。第二次发生在21世纪之初,延续到现在。从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中恢复之后,中国经济很快就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与此相伴,中国的外汇储备从2001年重又快速增长。目前,中国外汇储备已跃居世界首位,逾1.5万亿美元。 随着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担心和争论也纷至沓来。外汇储备规模的合理性、巨额外汇储备的投资收益、外汇储备的积累输入了通货膨胀、人民币汇率因此而承受了越来越大的升值压力等等。中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的趋势短期内还会持续下去。持续增加的巨额外汇储备不仅加剧了国内金融市场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制约了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加大了宏观经济政策内外平衡的压力,而且也对存量的管理和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试图在总结上述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并回答上述问题。 导论部分简单介绍了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并回顾了相关文献。 第二章介绍了外汇储备管理的相关理论,包括外汇储备的定义、功能和适度规模的测度,介绍了国内外一些定性、定量的研究方法和模型。 第三章从规模方面分析了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指出目前的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偏大,并提出了适度控制规模的政策建议,包括增加国内需求,促进居民消费;改变外贸增长方式,努力实现贸易平衡:提高引进外资质量,适当控制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在继续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同时,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 第四章从结构方面分析了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善外汇储备结构的政策建议。 最后一章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分析了新加坡和日本关于外汇储备管理的一些经验,包括提高管理层级、采取积极的外汇储备管理政策和增量投资、分散投资、委托投资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