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6h】

小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 一般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中止、剔除标准

6 脱落标准

二、 研究方法

1 分组方法

2 治疗方法

三、 疗效评定标准

1 腰椎功能改善程度评分

2 疼痛程度评分

3 临床综合疗效评定

4 检测和记录

四、 数据统计

1 一般资料研究结果

2 两组的腰椎功能改善疗效比较

3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改善程度积分的比较

4 两组临床综合疗效比较

五、 典型病例

讨论

一、 选择 JOA 评分,VAS 评分和综合评分的理由

二、 对照组选择的意义

三、 探索临床路径的意义

四、 针刀松解点的双重属性

五、 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一:腰椎功能评定表(JOA)

附表二:目测类比定级法(VAS)

综述

一、 祖国医学对腰突症的认识

1 病名及症状表现

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3 关于本病的病因

4 关于本病的病机

5 古代针灸治疗腰痛记载

二、 现代医学对腰突症的认识

1 腰椎间盘的解剖结构

2 相关的解剖生理

3 病因

4 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腰腿痛的机制

5 分型

6 临床表现

7 医学影像学检查

8 诊断

9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

三、 非手术治疗

1 卧床

2 西医药物治疗

3 中药治疗诸法

4 中药熏蒸疗法

5 腰椎牵引疗法

6 针灸治疗诸法

7 手法治疗

8 刺血拔罐法

9 针罐结合及其它疗法

10 物理疗法

11 介入疗法

四、 手术治疗方案

五、 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1 针刀疗法特点

2 针刀疗法的适应症

3 针刀疗法的全身禁忌症

4 针刀疗法的局部禁忌症

5 针刀疗法机理

6 针刀疗法的主要手术方法

7 注意事项(特别是安全性保障措施)

8 可能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方案

9 不良反应事件

10 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小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并与传统针刺腧穴治疗相比较。从而为治疗该病寻找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探索出小针刀治疗该病高效的临床路径,以求能推广实施。
  方法:本研究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60例。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小针刀疗法治者)80例,对照组(传统针刺腧穴治疗者)80例。两组经过治疗后,从腰椎功能改善疗效(腰椎功能JOA评定表)、疼痛改善程度(疼痛VAS评分)、临床综合疗效进行评价。
  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疼痛改善程度(疼痛VAS评分)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腰椎功能改善疗效比较,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41.25%,显效率为28.75%,有效率为17.50%,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36.25%,显效率为27.50%,有效率为21.25%,总有效率为85.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综合疗效进行比较,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28.75%,显效率为57.50%,有效率为10.00%,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23.75%,显效率为67.50%,有效率为5.00%,总有效率为96.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针刀疗法和传统针刺腧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腰椎功能改善疗效、治疗前后疼痛改善程度、临床综合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异。小针刀疗法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值得探索和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