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几种载体对微污染水的生物净化效果比较研究
【6h】

几种载体对微污染水的生物净化效果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江苏省水源地水质现状

1.1.2 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方法

1.1.3 微污染水处理方法的综合评价

1.2 载体填料的分类

1.3 载体填料在微污染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1.3.1 固定式填料的应用

1.3.2 悬挂式填料的应用

1.3.3 堆积式填料的应用

1.3.4 悬浮型填料的应用

1.3.5 仿生式填料的应用

1.3.6 各类载体填料的应用现状小结

1.4 微污染水处理中载体填料的发展方向

1.4.1微生物作用的强化

1.4.2污染物的富集

1.4.3填料的改性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1.5.1 课题的研究内容

1.5.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试验概况

2.1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2.2 试验装置与试验流程

2.2.1 工艺装置与流程

2.2.2 原水水质

2.2.3 微生物载体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第三章 微生物载体的筛选

3.1 试验方法

3.2 微生物镜检

3.3 不同载体的除污效果研究

3.3.1 四种载体对CODMn的去除效果

3.3.2 四种载体对UV254的去除效果

3.3.3 四种载体对NH3-N的去除效果

3.3.4四种载体对TP的去除效果

3.4 微生物载体的综合筛选

第四章 弹性填料最佳运行工况的确定

4.1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水力停留时间对水质净化效果的影响

4.2.2 载体填充密度对水质净化效果的影响

第五章 弹性填料对微量有毒有机物的降解效果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运行参数

5.1.2 微量有机物测定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常规指标去除效果

5.2.2 弹性填料对微量有机物的降解效果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问题及展望

致 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饮用水水源污染日趋严重的局面,正在向传统给水处理技术提出挑战。以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为主的传统水处理工艺在处理当前微污染源水时存在诸多不足,因此针对目前水源地严重污染的水质现状,本文深入探讨微污染源水的生物预处理技术。生物预处理中载体是微生物赖以栖息的场所,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脱落和形态。载体不仅与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有关,而且还与工程造价、运行费用密切相关。 在受污染水源地水体中设置微生物载体,对水体中的土著微生物进行有效富集,使之在载体表面形成生物膜,通过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可以改善水体水质。本文主要基于实验室研究,从四种微生物载体(组合填料、弹性填料、生态滤布、阿科蔓)中筛选出对微污染水净化效果最好的载体,并从水力停留时间和填充密度两方面确定其最佳运行工况;同时就优选的载体在最佳工况下对微量有毒有机物(二氯甲烷、苯、苯乙烯、对二氯苯、硝基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降解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在组合填料、弹性填料、生态滤布、阿科蔓这四种载体中.弹性填料对CODMn、NH3-N和TP的平均去除率最高,阿科蔓对UV254的平均去除率最高。综合考虑,确定弹性填料是改善微污染水源水水质应用较为理想的载体。 (2)弹性填料的水力停留时间从0.5d增加到5d时,CODMn和UV254的平均去除率在HRT=3d时取得最大值,NH3-N的平均去除率依次增大,TP的平均去除率依次减小。综合考虑,确定弹性填料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3d。 (3)弹性填料的填充密度从50.0%增加到100.0%时,CODMn的平均去除率依次增大,UV254、NH3-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均在密度为83.3%时取得最大值.在研究的这四种填充密度中,综合考虑,确定弹性填料的最佳填充密度为83.3%。 (4)在水力停留时间为3d,填充密度为83.3%的工况下,弹性填料对苯、苯乙烯、对二氯苯和硝基苯均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其中对苯的去除效果最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