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天桂山溶洞景观特征及旅游资源价值分析
【6h】

天桂山溶洞景观特征及旅游资源价值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绪 论

1.1选题背景

1.2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3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

2研究区地质地理环境

2.1研究区地质基础条件

2.1.1地层和岩性

2.1.2构造

2.1.3区域地质演化

2.2研究区地理环境

2.2.1地势和地貌

2.2.2气候

2.2.3水文

3天桂山溶洞分布及发育特征

3.1溶洞的空间分布规律

3.2溶洞的发育特征

3.2.1溶洞的类型

3.2.2溶洞的形态

4溶洞景观类型、特征及成因

4.1溶洞景观类型

4.1.1溶洞化学沉积物景观类型及特征

4.1.2溶洞机械沉积物景观类型及特征

4.1.3典型溶蚀、侵蚀型景观类型及其成因

4.2典型溶洞景观

4.2.1银河洞

4.2.2珍珠洞

4.2.3真武洞

4.2.4白毛女洞

5溶洞景观旅游价值分析

5.1质量分析

5.2资源分析

5.3价值分析等级的建立及其模型的确定

6溶洞景观资源开发问题讨论

6.1溶洞景观开发中存在问题

6.1.1开发环境有待改善

6.1.2景观科学开发问题突出

6.1.3项目雷同、出现重复建设问题

6.1.4景区整合和协调发展仍需加强

6.2溶洞景观开发建议

6.2.1旅游观光模式

6.2.2休假养生型模式

6.2.3宗教信仰文化活动型旅游

6.2.4科学考察型旅游

6.2.5体育健身型旅游

6.2.6区域合作游览观光模式

7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

致谢

展开▼

摘要

溶洞景观研究在喀斯特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原因在于溶洞是喀斯特动力集中带,是记录喀斯特过程并有利其保存的场所,又是喀斯特现象的重要组分。在我国,溶洞景观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开发,发展迅速,尤其在洞穴探险、调查和研究方面成果突出。天桂山溶洞是河北乃至华北地区较为典型的溶洞景观之一,区域内溶洞次生沉积物景观和侵蚀溶蚀型景观发育都较齐全。由于溶洞开发较晚,使得本区的溶洞景观的研究处于初步阶段。本文以研究天桂山景观的地质基础条件和自然地理条件为基础,对洞穴的分布情况及成因进行详细的研究。对洞穴的类型和形成该类型的原因分类、归纳和总结。对洞穴内典型次生沉积物景观和侵蚀溶蚀景观形成的原因和特征分类研究。同时,对区域内典型洞穴:银河洞、珍珠洞、白毛女洞和真武洞采取野外实地调查的研究方式,取得洞穴的详细资料对洞内外景观分别进行细致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典型溶洞景观旅游价值进行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溶洞景观质量和溶洞景观资源分类标准、溶洞景观等级及评分标准和溶洞景观分析模型。对典型溶洞内外景观质量和资源评价,总结得出评价结果。在景观分析的基础上,对天桂山景观开发、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开发建议进行详细的研究。本文的研究对丰富河北喀斯特溶洞景观提供理论基础和文献资料,对更合理的开发天桂山岩溶洞穴景观提供科学价值和基础性研究资料。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