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4例临床诊治分析
【6h】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4例临床诊治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研究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发病机制原理、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特点、病理学特点、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情况。
  方法:对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于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14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随访。
  结果:1.共有14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患者纳入分析研究,其中女性患者12例,男性患者2例,男:女比例为1:6,年龄在12-56岁,平均年龄28.1±11.9岁。
  2.本研究14例患者均为首次就诊,多无明显临床症状及体征,部分患者伴有消化道不良症状及不同程度的腹痛症状,所有患者既往均无腹部外伤史及急、慢性胰腺炎病史。
  3.14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胰十二指肠术2例,肿瘤局部切除3例,胰腺体尾部切除术2例,胰腺体尾部切除联合脾脏切除术3例,胰腺中段切除,远端胰胃吻合3例,胰颈体尾切除1例。
  4.14例肿瘤标本病理结果均具有SPTP的典型病理学表现,免疫组化分析检查也表现出一定的特点:与肿瘤起源及功能相关的标记物的阳性率分别为波形蛋白(90.9%)、a1-抗糜蛋白酶(80.0%)、a1-抗胰蛋白酶(90.0%)。与神经内分泌有关的标记物的阳性率分别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100.0%)、突触素(72.7%)。CD56(80.0%)。与上皮细胞标记来源的阳性率分别为细胞角蛋白18(33.3%),广谱角蛋白(40.0%)。孕激素受体(100.0%),雌激素受体(0%),β连环蛋白(100.0%)
  5.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至5年不等,所有患者均良好生存,影像学检查均未发现肿瘤复发及转移。
  结论:1.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是一种低度恶性或者认为其具有恶性潜能的肿瘤,其确切的发病学机制及组织起源尚需进一步进行研究。
  2.患者常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根据影像学检查等可以做出初步诊断,而病理学检查可用于明确诊断。
  3.手术治疗是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案,多数肿瘤能被完整切除,即使瘤体复发或者发生转移,患者再次接受手术治疗仍可以获得较长的生存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