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液相纳米银胶的光谱学研究
【6h】

液相纳米银胶的光谱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及缩略语简表

首都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授权使用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纳米材料简介

1.2纳米贵金属胶体的基本性质

1.3纳米贵金属胶体研究方法简介

1.4纳米贵金属胶体的双电层结构及其光谱学特性

1.4.1金属胶体的双电层结构

1.4.2纳米贵金属胶体的光吸收

1.4.3纳米贵金属胶体的反常光吸收现象

1.4.4荧光光谱法简介

1.4.5分子在贵金属表面的荧光增强或淬灭效应

1.4.6纳米胶体体系的的其它发光特性

1.5纳米贵金属胶体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中的应用

1.6选题意义及实验计划

第二章银胶及其凝聚效应的吸收光谱研究

2.1引言

2.2实验部分

2.3结果与讨论

2.4结论

第三章液相纳米银胶的光致发光研究

3.1引言

3.2实验部分

3.3结果和讨论

3.4结论

第四章银胶和碘酸根离子相互作用的光谱学研究

4.1引言

4.2实验部分

4.3结果和讨论

4.4结论

第五章银胶和甲基橙分子相互作用的光谱学研究

5.1银胶表面吸附甲基橙分子荧光淬灭和增强的光谱学研究

5.1.1引言

5.1.2实验部分

5.1.3结果和讨论

5.1.4结论

5.2银胶-甲基橙体系PH值效应的光谱学研究

5.2.1引言

5.2.2实验部分

5.2.3结果和讨论

5.2.4结论

5.3银胶-甲基橙体系氯离子效应的光谱学研究

5.3.1引言

5.3.2实验部分

5.3.3结果和讨论

5.3.4结论

5.4甲基橙在银胶表面吸附取向及覆盖度的光谱学研究

5.4.1引言

5.4.2实验部分

5.4.3结果及讨论

5.4.4结论

5.5不同电性纳米银胶表面甲基橙吸附行为的光谱学研究

5.5.1引言

5.5.2实验部分

5.5.3结果及讨论

5.5.4结论

第六章小结及展望

6.1 小结

6.2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期间科研项目、论文发表及获奖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当分子/离子吸附于金属表面后,其光物理与光化学性质常常与单纯的分子/离子或金属表面的性质不同。其中,由于分子/离子吸附于金属表面而产生的一类重要的光谱增强现象尤为突出,例如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反常光吸收、荧光增强或淬灭等等。本文利用化学还原法和激光烧蚀法制备出不同的纳米银胶,然后借助透射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等手段,研究了胶体颗粒尺寸、形貌、粒径分布和外加物质对胶体的光吸收、光致发光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信号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借助紫外光的激发,获得了银胶较强的光致发光信号。实验显示,尺寸处于纳米级别、由许多银原子和团簇组成的银胶颗粒的光致发光能量与其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并非总是相同,而是受颗粒间局域场的相互作用影响极大,由此模拟出颗粒间相互作用的表面能级杂化模型。 (2)利用激光烧蚀法制备了“化学纯”银胶,研究了碘酸根离子对银胶表面能级的影响及由此引起的光谱学信号的变化。实验显示,随着加入离子浓度的增加,单颗粒的等离子体共振吸收逐渐减弱,而与阴离子在银表面的化学吸附和胶体的聚沉相关的新的吸收信号逐渐增强且红移,表明离子的吸附导致了胶体表面能级的杂化,银胶体系的发光受表面能级杂化的控制。 (3)实验发现,当甲基橙分子吸附于银胶表面后,其水溶液时420nm处的荧光峰被淬灭,与此同时,530nm处的荧光峰有了接近20倍的增强,同时有了约30nm的红移,本文用分子与金属表面的能量转移效应对分子荧光的影响解释了这些现象。 (4)氯离子加入到甲基橙和银胶的混合体系中后,体系的光吸收、光致发光和分子的表面增强拉曼信号都发生了改变。由于氯离子的加入引起了胶体的聚沉,由此导致了分子表面吸附覆盖度的增加,并最终导致分子拉曼信号的变化,因此得出分子在银表面的单层吸附是影响拉曼信号的主要因素。同时,甲基橙分子单层和多层吸附时表面增强拉曼信号的差异表明,主导分子拉曼增强的是电荷转移增强效应,而这一增强效应在吸附疏松时较紧密时要强得多。 (5)随着甲基橙.银胶体系pH值的改变,分子的拉曼信号也呈现出规律的递变。酸度值的改变造成分子结构、电荷分布的变化,根据表面增强选择定则的分析可知,分子在银颗粒表面的吸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分子与金属表面的能量转移效率发生改变,最终导致了体系光谱学信号的规律递变。 (6)借助不同的化学还原法制备了表面带不同电荷的银胶。当分子加入到表面带电情况不同的银胶后,两个体系的光吸收、荧光、表面增强拉曼信号都发生了较大的差别,且两组信号相差甚远。分析这些光谱信号发现,受库仑作用的影响,甲基橙分子通过不同的基团吸附于表面带电不同的银胶表面,由此造成分子、金属间能量转移效率的差别,因而导致了体系光谱学信号的差异。综上,本文利用不同的制备方法制备出外形、尺寸和表面带电、杂质离子含量不同的银胶,并且研究了其表面形貌、吸附离子份子等对银胶光谱学信号的影响。随实验条件递变而规律改变的光谱学信号揭示出了分子、金属间不同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这些相互作用的因素。本文实验结果将对银胶在纳米科技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