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解毒通络调肝散对实验性肥胖性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影响研究
【6h】

解毒通络调肝散对实验性肥胖性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2型糖尿病(T2DM)属中医消渴范畴,胰岛素抵抗(IR)是其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亦是T2DM的特征性改变。本文从文献综述、理论探讨、实验研究方面对中药复方解毒通络调肝散防治T2DM、IR进行较系统的研究。重点阐述了“毒损肝络”是T2DM、IR的发病机理,探讨了“毒损肝络”病机理论与T2DM、IR的相关性,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解毒通络调肝法的科学性。并通过实验研究发现解毒通络调肝散能够减轻IR,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从而发挥了在防治T2DM、IR上的优势,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1.文献综述 1.1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医药研究进展 从古代和现代中医学对T2DM、IR病名的认识、病因病机的探索、辨证论治进展情况及中医药防治T2DM 作用机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当前辨证分型和科研等方面存在的缺乏规范性研究等问题进行了述评和展望。 1.2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糖、脂代谢在2 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机制最新研究动态进行了综述。 2. 理论探讨 运用中医理论,对消渴病的病机理论、治则治法等进行了探讨,提出“毒损肝络”是消渴病的发病关键。结合现代研究成果,提出了肝脏在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机制,并阐述了“毒损肝络”理论与T2DM、IR发病机制的相关性。论述了解毒通络调肝法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来防治T2DM的科学性,为消渴病的研究思路及治法提供理论依据。 3.实验研究 解毒通络调肝散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的影响 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加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实验性DM 大鼠模型,设正常对照组、DM模型组、阳性对照组(DM+二甲双胍、DM+吡格列酮))和中药实验组(DM+解毒通络调肝散),实验观察各项指标。结果表明,解毒通络调肝散能明显改善DM 大鼠的一般状态,具有降糖、调脂、减轻IR,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与DM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能减轻肥胖大鼠体重,与DM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解毒通络调肝散对实验性DM 大鼠具有良好的调节糖脂代谢作用,并具有改善IR,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 4. 临床研究 解毒通络调肝散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35例临床观察 研究解毒通络调肝散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体重及血清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的影响。设中药治疗组35例与西药对照组35例,治疗组服用解毒通络调肝散,对照组采用西药二甲双胍治疗,疗程各4周。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糖、血脂、体重指数、炎症标志物的变化。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体重指数、炎症标志物水平有显著差异。解毒通络调肝散在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降糖、降脂方面临床疗效显著,且降低了血清CRP和MCP-1等炎症标志物的水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