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愈痫灵对慢性点燃大鼠海马区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6h】

愈痫灵对慢性点燃大鼠海马区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引言

第一部分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1 .1实验动物

1.2受试药物

1.3试剂与器材

2.实验方法

2.1实验动物分组方法

2.2癫痫模型制作方法

2.3癫痫发作异常行为观察方法

2.4实验动物给药方法

2.5脑电图描记与分析方法

2.6脑组织处理方法

2.7氨基酸检测方法

2.8主要氨基酸受体基因的检测

3统计学处理方法

第二部分结果与分析

1.行为学改变

1.1惊厥潜伏期比较

1.2惊厥持续时间比较

2.脑电图改变

2.1痫样放电频率变化比较

2.2痫样放电波幅变化比较

3.海马组织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的比较

3.1抑制性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变化

3.2海马组织兴奋性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变化

4.原位杂交结果

4.1各组大鼠海马组织NMDAR1 mRNA表达比较

4.2各组大鼠海马组织mGluR1 mRNA表达比较

4.3各组大鼠海马组织GABAAR mRNA表达比较

第三部分讨论

1.现代医学对癫痫发病机理的研究

1.1神经电生理机制

1.2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变化与癫痫的关系

1.3 Y-氨基丁酸受体及谷氨酸受体与癫痫的关系

2.从瘀治痫的机理探讨

2.1因瘀致痫、从瘀治痫的中医基础理论

2.2从瘀治痫的实验依据

2.3从瘀治痫的临床实践依据

3.癫痫动物模型的选择

4愈痫灵组方分析

5实验结果探讨

5.1行为观察结果探讨

5.2脑电分析结果探讨

5.3神经递质类氨基酸含量及其相关受体基因表达结果的探讨

5.4总结

6研究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图一各组脑电图

图二原位杂交切片结果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以化瘀通络法为主要组方原则的愈痫灵颗粒剂对戊四氮(Pentylenetetrazol,PTZ)致痫大鼠海马组织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及其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将SD大鼠随机取10只作为正常组,其余大鼠以PTZ 35mg/kg腹腔注射28天作慢性点燃造模,再取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model)、丙戊酸钠组(VPA)和愈痫灵颗粒剂组(YXL).观察药物干预后点燃大鼠发作的行为变化60 min、痫性放电的频率及其振幅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海马组织抑制性氨基酸及兴奋性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含量;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海马组织NMDA、mGlu、GABA受体的基因表达:显微镜下观察阳性细胞的形态和分布,图像自动分析系统测量平均灰度.结论:通过调节PTZ点燃大鼠海马组织兴奋性和抑制性氨基酸神经递质含量、改变海马部主要氨基酸受体的基因水平可能是愈痫灵颗粒剂抗癫痫作用机理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