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国有资产监管——基于委托代理关系的分析框架
【6h】

国有资产监管——基于委托代理关系的分析框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导论

第二章理论基础:三层委托代理链条

第三章国有资产监管的路径分析——逆层次推进的视角

第四章国有资产监管创新一:强化政治委托代理链条

第五章国有资产监管创新二:规范行政委托代理链条

第六章国有资产监管创新三:激活经济委托代理链条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都是集中在国有企业改革领域,而国有企业改革问题迟迟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原因之一是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滞后,没有相应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与国有企业改革相配套。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的突破,局限于国有企业自身的改革很难有所作为;没有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的成功,就没有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因此,推进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建立一套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契合的国有资产监管新体制,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乃至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迫切任务。 中国的国有资产属于全体人民所有,全体人民是国有资产的终极所有者。但人民是一个抽象的集合概念,不可能亲自去管理国有资产。因此,中国国有资产实际上采取的是一种层层委托,层层代理的方式,全体人民作为初始委托人,国有企业经营者作为最终代理人,依次历经全国人大、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等中间环节,形成一系列的委托代理关系。论文将这种委托代理关系划分为三大层次委托代理链条:政治委托代理链条、行政委托代理链条和经济委托代理链条。在深入分析三大层次委托代理链条改革的实际进展、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不足后,分别提出相关改革建议。 论文共分为六大部分,具体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部分是导论。这一部分首先提出问题,分析了为什么要研究国有资产监管,接下来,对国有资产监管研究的文献作了一个系统的总结性回顾,然后,指出论文的主要观点和可能创新、论文研究的方法及整篇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部分是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首先对委托代理理论作了一个批判性回顾,然后分别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指出西方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中存在的不足。论文指出,中国国有资产的形成和中国不同阶段的战略目标密切相关。随后,分析中国传统体制下委托代理关系的演进及特征,与西方公司制下委托代理关系的异同等问题。在此基础上,论文对委托代理理论进行了拓展,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国有资产监管的委托代理链条进行了划分,将其分为政治委托链条、行政委托链条和经济委托链条三个大的层次。 第三部分是国有资产监管改革的路径研究。首先对传统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存在的弊端进行反思,然后指出现行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取得的突破及目前仍然存在的缺陷。由此,论文对中国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做出一个基本判断:三个层次委托代理链条并不是同步展开的,而是呈现出一种逆层次推进的态势。改革首先是从委托代理链条的最底端,第三层次经济委托代理链条开始,逐步向第二层次行政委托代理链条改革推进,并对第一层次政治委托代理链条的改革提出要求。鉴于国有资产监管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因此,论文用一定的篇幅总结国外国有资产监管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意义。最后对中国地方国有资产监管的具体实践——深圳模式进行了分析。 第四部分是从宏观层面对国有资产监管改革进行研究,提出要强化政治委托代理链条,完善终极所有者监督。论文认为政治体制改革是国有资产监管改革的逻辑起点,当前必须尽快启动政治层面的改革,只有第一层次委托代理关系有所突破,第二、第三层次委托代理链条的改革才会取得更大的成效。论文从三个方面提出改革的思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国有资本预算制度、加强审计监督与健全信息公开制度等。 第五部分从中观层面对国有资产监管进行分析,提出应规范行政委托代理链条,重塑监管动力机制。国资委的成立标志着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的新突破,但仍面临许多难题,论文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有关对策;“分级所有”缩短委托代理链条,是对国有资产委托代理链条的改进,是一种制度创新,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国有资产具有多种形态,应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促进其形态的转化,调整国有资产监管范围,从而使国有资产发挥更大的作用;规范行政委托代理链条离不开政府的积极配合,必须积极推动政府职能转型。 第六部分是对国有资产监管微观层面的分析,认为应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激活经济委托代理链条。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畸形是经济委托代理链条中的核心问题,论文认为,传统意义上的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实质上是行政委托下的政府代理人控制。论文提出,应在维护相关者利益的基础上,实行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相耦合的治理策略,实现权力的有效制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