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LISST-100X观测黄东海悬浮颗粒物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6h】

基于LISST-100X观测黄东海悬浮颗粒物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悬浮颗粒物观测研究进展

1.2.2 水团及环流变化

1.2.3 底质沉积物分布类型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2 现场观测和数据分析

2.1 观测站位信息

2.1.1 季节变化观测站位

2.1.2 定点周日变化观测站位

2.2 LISST-100X测量原理

2.3 数据来源与分析

3 悬浮颗粒物水平分布的季节变化特征分析

3.1 悬浮物总浓度及不同粒径颗粒物浓度的水平分布

3.1.1 春季

3.1.2 夏季

3.1.3 秋季

3.1.4 冬季

3.2 不同区域悬浮颗粒物季节变化统计特征

3.2.1 黄海西岸

3.2.2 黄海中部

3.2.3 苏北浅滩外及长江浅滩

3.2.4 东海中陆架

3.3 影响悬浮颗粒物水平分布的环境因子

4 悬浮颗粒物垂直分布的季节变化特征分析

4.1 不同区域悬浮颗粒物断面分布

4.1.1 春、夏、秋季35.0 0°N断面和冬季35.5 0°N断面

4.1.2 春、夏及秋季32.0 0°N断面

4.1.3 春、夏及秋季PN断面

4.2 典型站位悬浮颗粒物垂直剖面周日变化

4.2.1 黄海中部

4.2.2 东海中陆架

4.3 影响悬浮颗粒物垂直分布的环境因子

4.3.1 断面分布

4.3.2 周日变化

5 结论

6 展望

参考文献

8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陆架海中悬浮颗粒物的浓度及粒径信息是极其重要的环境参数,广泛用在颗粒物沉降速率和通量的计算研究中。通过现场观测认识黄东海悬浮颗粒物浓度及粒径分布规律,有助于提高近岸环境遥感反演的准确度,也有助于理解悬浮颗粒物沉积动力学特性。
  本文基于现场观测的悬浮颗粒物、水文及叶绿素等数据资料,分析黄东海悬浮颗粒物时空分布特征。首先给出不同季节黄东海悬浮颗粒物总浓度、不同粒径颗粒物浓度的水平(表、底层)和垂直(断面、周日)分布的基本特征,其次是划分4个子区域,即黄海西岸、黄海中部、苏北浅滩外及长江浅滩和东海中陆架,对悬浮颗粒物浓度进行统计,同时计算出颗粒物浓度垂直剖面周日变化范围(日均值和95%置信区间),最后初步探讨了影响悬浮颗粒物水平和垂直分布的环境因子。
  调查海域四季颗粒物浓度均为底层高于表层;表层颗粒物浓度春季最高、夏季低,长江浅滩四季维持颗粒物高浓度,并且在不同季节高浓度分布范围不同。底层颗粒物浓度四季分布趋势相似,浓度高值均位于长江浅滩,浅滩的强潮能环境易形成颗粒物再悬浮。
  表层春、夏季大粒径颗粒组分占优,受浮游生物影响大,特别是中型浮游动物,而秋、冬季小粒径颗粒组分占优,长江浅滩以小无机颗粒为主。底层四季均为小颗粒占优,易受到再悬浮影响,以无机颗粒为主。
  次表层主要受大粒径颗粒组分(如中型浮游动物)影响呈现浓度高值,不同季节浓度高值位于不同深度,并且与层结深度基本一致。次表层层结强度变化对底层高浓度向上扩散有影响作用。
  春季混合均匀水体中,上层悬浮颗粒物浓度周日变化受到浮游植物水华影响呈现颗粒物浓度高值,下层受到水体混合强、大潮影响使颗粒物再悬浮显著呈浓度高值。夏季层结水体中,次表层呈现双跃层现象,上跃层以上夜间受浮游植物高生物量影响形成颗粒物浓度高值,中层大颗粒中型浮游动物处在双跃层附近形成浓度高值,并且发现存在浮游动物垂直移动现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