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关系研究
【6h】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导论

第二章文献综评

第三章劳动供给理论与劳动供给曲线

第四章劳动供给曲线的实证研究

第五章社会就业水平决定与菲利普斯曲线

第六章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第七章中国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关系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关系是经济学的基本问题,而对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关系的直观表述就是菲利普斯曲线。1958年,A.W.菲利普斯教授提出货币工资率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曲线,这是菲利普斯曲线的原始形态。1960年,萨缪尔森和索罗,提出了对菲利普斯曲线的修正,他们把货币工资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修正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这一曲线表明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即失业率高通货膨胀率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高。萨缪尔森和索罗不但对菲利普斯曲线提出了这样的修正,而且把它作为“政策菜单”提供给决策者,决策者可以根据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相机抉择”,即在失业率高时采取通货膨胀政策。20世纪70年代,西方经济的“滞胀”使菲利普斯曲线不能解释这样的现实。于是,弗里德曼提出了对菲利普斯曲线的又一次修正,这种修正体现在把菲利普斯曲线划分为长期和短期,并用适应性预期理论、自然失业率假说解释了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有效性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无效性。即短期内存在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替代关系,长期中这种关系并不存在。随后,以卢卡斯、萨金特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又用理性预期理论彻底否定了菲利普斯曲线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但是,有关菲利普斯曲线的争论从没有停止,新凯恩斯主义者为了维护凯恩斯学派的主流地位,在吸收货币主义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的基础上,对菲利普斯曲线又做出了新的论证。但至今为止,争论不断,结论仍然差强人意。 综观这些争论,一个基本的假设前提都没有改变,即劳动供给曲线都是正斜率曲线。实际上,由于劳动市场制度的影响,劳动者失去了部分选择劳动供给的权力。不但如此,而且他们基本假定个人劳动供给曲线和社会劳动供给曲线是一致的。就这点来看,事实并非如此。社会劳动供给曲线是个人劳动供给曲线的加总,由于劳动者对工资降低和提高的边际反应不同,简单把个人劳动供给曲线作为社会劳动供给曲线是不完全的。本文根据新古典经济学关于个人劳动供给的决策取决于工资提升的货币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大小的基本假设前提,把社会中不同人群对工资变化反应的情况分为三类,即代替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等于收入效应,根据人群中各类人员的比例,得出了社会劳动供给曲线,它和个人劳动供给曲线不同。实际中社会劳动供给曲线有四种类型,即正斜率曲线、负斜率曲线、垂直线和水平直线,它取决于社会中各类人群的比例结构。然后本文利用五个国家的统计数据证明,社会劳动供给曲线确实是变化的,也确实存在这四种曲线。这是本文的第一个创新。 为了更有力分析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本文对社会劳动供给曲线划分为长期劳动供给曲线和短期劳动供给曲线,这是本文的第二个创新。长期劳动供给曲线取决于劳动市场制度和人力资本投资的状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人力资本投资越来越多,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果是社会生产效率越来越高,社会平均工资越来越高。但是由于人力资本投资和人们受教育年限呈正相关关系,在退休年龄一定的条件下,社会平均的劳动时间会逐渐缩短。由此可以得出,长期中社会劳动供给曲线是负斜率曲线,并且运用美国的统计资料验证了社会劳动供给曲线。而短期社会劳动供给曲线受到个人收入的大小、财富的多少、家庭规模的大小、通货膨胀率的高低、预期的变化、人们的偏好、社会的年龄结构、社会保障程度等因素的影响。由于这些因素是不稳定的,短期个人劳动供给是变化的,由此社会劳动供给曲线也是变化的。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不但从理论上分析了短期内通货膨胀的就业效应和长期内的就业效应,而且通过历史资料证明了结论的准确性。就短期来看,由于社会劳动供给曲线是不稳定的,通货膨胀对就业的效果也是不确定的。也就是说,通货膨胀即可以促进就业,也可以减少就业。关键的问题是劳动供给曲线的形状,如果劳动供给曲线是正斜率曲线,通货膨胀能够促进就业;如果劳动供给曲线是负斜率曲线通货膨胀只能减少就业;如果劳动供给曲线是垂直线,那么通货膨胀不能促进就业;如果劳动供给曲线是水平直线,那么通货膨胀能够促进就业。因此,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短期成立的前提是社会劳动供给曲线是正斜率曲线。这是本文的创新之三。 就长期来看,由于长期社会劳动供给曲线是负斜率曲线,所以,长期中通货膨胀的结果只能使就业减少。长期中通货膨胀的效果是就业减少,但不能说不能在任一个短期内,通货膨胀都不能使就业增加。长期是由短期组成,短期中通货膨胀的就业效应是不确定,所以长期通货膨胀减少就业的效应是就总体效果而言,并不是指一个一个的短期效果。这时论文的创新之三。 最后,本文认为,正是由于短期劳动供给曲线是不稳定的,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也不稳定。这种不稳定性的政策含义是说我们不能采取通货膨胀的措施来增进就业,我们在实际中很难确切知道社会劳动供给曲线的形状,而且由于信息的滞后性,即使知道了,对政策的制定和政策效果也没有多大帮助。所以短期的政策建议是保持通货的稳定,改善劳动市场制度等。由于长期通货膨胀的结果是不利于就业,所以长期的政策建议是保持通货稳定。 在对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关系充分研究的前提下,文章对中国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关系做了详细的研究。中国由于其转轨经济的特点,而且统计资料也是相当不准确和不全面。所以对中国的研究主要以研究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关系为主,并不验证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替代关系与劳动供给曲线斜率的关系。而是以上面论证的结论为依据,提出对中国治理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对策建议,这些建议主要是稳定通货,使劳动市场真正起到配置劳动力资源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