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结构领导研究
【6h】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结构领导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设计

一、从结构视角看新课程改革的特点

(一)从集权走向分权

(二)使权力监管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三)使学校和教师的责权利进一步不平衡

(四)临时组建的团体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五)学校领导者要做“社会建筑师”

二、新课程改革结构领导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权力失控导致混乱

(二)职责不清与任务重叠加剧了混乱和冲突

(三)责权利不平衡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四)对临时组建的团体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

(五)学校结构与战略、环境不够匹配

三、改善新课程改革结构领导的策略

(一)加强权力的落实

(二)形成清晰的职责和关系模式

(三)构建新课程改革问责机制

(四)建设高绩效的团队

(五)创造支持新课程改革的结构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结构视角是使用最广泛的理解组织的方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许多变化。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践中出现了管理模式应由重视制度精密性的外控模式转为重视人的积极性之模式的诉求,结构方法渐渐受到了冷落。虽有如此之诉求,但并不意味着改革就不需要规章制度、标准程序或等级组织了,因为没有结构和制度,人们可能无所适从,难以进行评核问责。而且,即使在实践中采用结构方法来协调或控制工作,也并不意味着人们真正善于使用这种方法。因此,我们有必要弄清楚结构方法的真实内涵,消除人们的误解,纠正实践中以直观、本能甚至错误的方式使用这种方法的做法。
   论文以结构领导为研究视角,运用文献分析法对课程改革、课程领导以及组织结构方面的权威文献资料进行搜集、鉴别、整理,以掌握结构观点的来龙去脉,把握研究对象所特有的质的规定性。论文旨在重新认识结构方法、探究其在课程改革实践中遇到的困境,并针对困境提出个人的建议。
   根据这个思路论文的框架如下: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综述和研究设计;第二部分从结构视角来阐述新课程改革的特点,即在新环境下结构视角的新体现;第三部分分析结构领导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即在新环境下用结构方法领导改革常常事与愿违的具体表现;第四部分针对问题,提出改善新课程改革结构领导的策略,即在新环境下如何正确地使用结构方法来领导课程改革。
   结构视角关注两个基本维度:分工及其后的协调。它不仅有强调线性、理性和正式结构的设计,也有强调灵活、参与、质量的创新,组织要处于建设性和理智的运行状态,最基本的就要有一个能支持其有效运行的结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诸如权力失控、职责不清、学校组织低效能等结构困境都告诉我们组织亟须重构。学校的结构领导者要承担起分析家、建筑师的角色,对组织环境进行分析,依据变化灵活地调整和设计,并将其转化为强有力的结构和策略,为课程改革提供最佳的结构支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