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区域内研究生校际课程互选可行性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6h】

区域内研究生校际课程互选可行性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

1.背景

2.必要性

(二)相关概念及研究对象范围的界定

1.概念

2.研究对象的界定及说明

3.研究范围的界定及说明

(三)相关文献综述

1.关于校际课程互选的研究

2.关于学分互认的研究

3.关于研究生教育现状及资源研究

(四)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2.问卷调查法

3.比较研究法

一、理论基础——可行性理论

(一)可行性理论的发展状况

(二)依据可行性理论进行研究的内容和一般要求

1.主要内容

2.一般要求

二、浙江省研究生教育资源状况分析

(一)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

1.高校研究生培养综合实力增强

2.研究生教育办学规模扩大

(二)资源分布现状及问题

1.资源地域分布不均

2.资源利用率较低

3.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4.研究生生源层次不高

5.研究生能力素质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三、浙江省研究生实施校际课程互选可行性研究

(一)实施必要性及效果预测

1.提高研究生教育资源互补及共享

2.提高研究生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3.提高研究生培养高校的竞争力

4.有利于吸引优质研究生生源

5.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的研究生

(二)实施资源条件评价

1.社会可行性

2.技术可行性

3.经济可行性

4.组织的可行性及风险因素对策

5.需求可行性(问卷调查)

四、浙江省研究生校际课程互选的实施方案

(一)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1.课程互选及学分互认问题

2.沟通的问题

3.经济利益问题

(二)对策及实施方案

1.建立浙江省研究生校际课程互选管理委员会

2.建立浙江省校际课程互选及认证系统

3.建立学生、教师和教务管理人员之间的良性沟通

4.增加财政投入减少学生经济负担

5.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

五、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关于研究生对实施校际课程互选的意向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文立足于如何实现区域内研究生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区域内研究生教育进一步发展。区域内为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文化背景、生活习惯都较为接近,范围也适中。其中以浙江省为例,浙江省研究生教育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不高,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缺乏有效的共享,没有形成整体优势,客观上制约着浙江省研究生教育的整体发展。近年来,研究生课程设置不合理的情况突显,研究生的自身综合能力愈来愈不能满足浙江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浙江省发展高等教育必须关注和解决研究生的教育问题。伴随经济全球化带动的教育全球化,使得高校之间,学科之间的界限被打破,交叉、融合、开放的呼声越来越高。如何多元化的培养高层次的研究人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随着我国高校自主权的扩大,高校的主体意识也越来越清晰,加强高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推动高校教育资源的共享,是高校不断更新思想、与时俱进、寻求突破的新方式。目前,国内有些城市如: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先后开展了校际课程互选与学分认证的积极尝试,并取得了有益成就。那么,在浙江省现有的研究生教育资源条件下,是否可以实施校际课程互选,有没有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实施过程中将会面临什么样的操作问题,要采取怎样的措施,建立什么样的实施方案,是本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本文基于可行性理论,结合一定的实证论证了浙江省高校实施校际课程互选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分析了国内高校本科阶段实施校际课程互选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寻求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对策。最后,针对浙江省高校实施研究生校际课程互选活动提出可供参考的实施方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