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地方政府农村财政扶贫资金效益研究——以W县为例
【6h】

地方政府农村财政扶贫资金效益研究——以W县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一、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四)扶贫及扶贫资金效益等核心概念介绍

二、浙江省W县扶贫工作基本概况

(一)W县简要介绍

(二)W县扶贫工作情况

(三)W县扶贫模式

三、W县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情况及使用效益分析

(一)W县扶贫资金的类型

(二)W县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情况

(三)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效益情况

1.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经济效益

2.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社会效益

3.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生态效益

(四)省特别扶持资金的使用效益

1.增强低收入农户发展能力

2.推进绿色发展生态富民

3.有力推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建设

四、财政扶贫资金使用中面临的困难及成因分析

(一)财政扶贫资金使用中面临的困难

1.财政扶贫资金效益体现不均衡

2.财政扶贫资金滞留率高

3.财政扶贫项目小而散

4.财政扶贫资金多头管理

5、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评价结果不尽如人意

(二)成因分析

1.治理理念产生偏差

2.扶贫项目谋划不科学不到位

3.财政扶贫资金分配机制不完善

4.监督考核机制不够健全

5.W县农村贫困主体素质不高

五、提高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益的对策

(一)建立动态的精准扶贫机制

(二)健全以扶贫战略为导向的资金分配运行机制

(三)完善效益与公平兼顾的财政扶贫资金分配机制

(四)形成有效合理的财政扶贫资金评价管理机制

(五)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地方政府部门承担着各级财政下达的扶贫资金的具体落实和分配实施工作,地方政府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省市相关扶贫战略和政策的兑现落实情况。开展对农村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研究是提高扶贫绩效、控制返贫现象、巩固扶贫成果的重要手段,是我们应该关注和研究的课题。因此,本文选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W县农村贫困模式、扶贫类型、扶贫资金投入机制和使用效益的考察与探讨,论文分别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纬度对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展开分析,揭示了财政扶贫资金在分配使用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并对问题与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论文就如何提升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展开对策研究。
  研究表明,专项扶贫资金和省特别扶贫资金财政扶贫资金在加快农村产业转型,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改善民生、加强农民的发展生产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无论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均程度不等地得到了提升。但由于治理理念、项目规划、分配机制、监督机制等方面因素的制约,资金效益因此存在非均衡、滞留率高、小而散、多头管理等瓶颈性问题。鉴于此,论文提出了五大对策:第一,建立动态的精准扶贫机制是开展扶贫工作的首要任务,有效促使扶贫精准程度的提高,才能真正使财政扶贫资金流向最需要的地方去。第二,健全以扶贫战略为导向的资金分配运行机制,扶贫资金的分配有长期的规划和战略的导向,这样才能稳步解决贫困问题,从根本上使贫困地区脱离贫困。第三,完善效益与公平兼顾的财政扶贫资金分配机制,使有限的财政扶贫资金能得到优化配置,才能提高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第四,设置科学合理的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体系,采取例行评价和特定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综合评定财政扶贫资金的运行和管理情况,从而达到最终缓贫、减贫、脱贫的目的。第五,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的能力,使贫困人口能增强长远发展的能力,使贫困地区能够得到持续的发展。
  目前为止,浙江省还没有真正对各县财政扶贫资金实行使用效益评价,绩效评价的基础建设工作尚在进行之中。如何健全以结果为导向的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完善效益与公平兼顾的扶贫资金分配机制,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是本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同时也是难点问题,也是未来实践中有待进一步探索的重大命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