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福利院学龄孤儿人际交往困境的社工介入研究——以J市儿童福利院为例
【6h】

福利院学龄孤儿人际交往困境的社工介入研究——以J市儿童福利院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一、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三)文献综述

1.福利院学龄孤儿概念界定

2.福利院儿童的人际交往问题研究

3.福利院儿童人际交往问题的原因分析

4.福利院儿童人际交往干预的观点

5.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四)研究视角

1.认知行为理论

2.认知行为疗法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二、J市儿童福利院概况及学龄孤儿人际交往困境

(一)J市儿童福利院基本概况

1.J市儿童福利院基本情况

2.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二)学龄孤儿福利院内外的人际交往困境

1.福利院内的人际交往困境

2.福利院外的人际交往困境

三、认知行为理论对学龄孤儿人际交往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非理性认知的形成

1.自动思维

2.中间信念

3.核心信念

(二)认知偏差下的不良行为反应

四、对福利院学龄孤儿人际交往困境的社工介入

(一)认知疗法:个案服务,矫正非理性认知

1.确认并控制情绪

2.发现非理性认知并加以矫正

3.习得新行为代替不良行为

(二)认知行为取向的团体辅导: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1.团体活动的目标与内容设计

2.团体活动的实施过程及分析

五、社工介入福利院学龄孤儿人际交往困境的效果评估

(一)认知的改变提升了交往的主动性

(二)孤独感有所下降,但信任度偏低

(三)调节能力有所提高,矛盾有所缓和

六、结语与不足

(一)结语

(二)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近几年,我国孤(残)儿童的数量逐年递增,绝大多数的孤(残)儿童由儿童福利院等单位进行救助。对于福利机构中的孤儿而言,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网络是更好融入社会的关键。然而,结合学者的研究与笔者的实习经历,发现福利院学龄孤儿的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着自我认知不当、孤独感较强、缺乏交往技巧等问题,直接导致了他们与同伴之间并不十分和谐的关系及对人际关系的消极态度等结果,而这正是社会工作者可以关注研究并介入解决的。但事实上,多数研究者把目光集中在“社会工作应用于福利院”这类问题上,微观角度更青睐孤残儿童,对福利院内孤儿的介入也更集中于家庭寄养与心理健康这两个方面。在此背景下,本文以认知行为理论为研究视角,将社会工作实务的相关理论与方法运用于福利院学龄孤儿,一方面传授学龄孤儿相关交往技巧,提高他们的调节能力;另一方面引导学龄孤儿进行认知重组来更好认识自己与他人,从而修复当前的人际关系,促进交往。
  首先,本文通过实地调查、测量法及半结构式访谈法了解福利院学龄孤儿的人际交往现状,并将他们的人际交往困境分为为福利院内的交往困境与福利院外的交往困境。福利院内的交往困境主要表现在他们与工作人员及与其他学龄孤儿的交往行为上,相比普通家庭的学龄儿童,在福利院这个大家庭中,他们更加理性控制与工作人员相处时的行为来避免与之更深层次的情感交流。而在学龄孤儿相互间的相处中,他们没有血缘的羁绊,各自独立生活,且矛盾不断,内部交往并不和谐。而福利院外的交往困境则主要表现在对自我与他人的认知偏差导致交往被动,强烈的交往动机与高度的防御心理作用下无法与他人展开深度交流及对自我情绪、行为等及对人际关系的调节能力较差从而导致了较为消极的人际评价这三个方面。
  在明确了学龄孤儿的人际交往困境后,本文采用认知行为理论为研究视角,对学龄孤儿的认知模式过程加以了解,分析在面对交往情境时他们的非理性认知及认知偏差下产生了不良情绪和行为反应。针对分析结果,制定社工介入计划,一方面采取认知疗法对学龄孤儿展开个案服务,矫正他们的非理性认知及不良行为,另一方面通过认知行为取向的团体辅导来提高他们对自我及对人际关系的调节能力,促进交往。在社工服务结束后,通过观察法与访谈法对社工介入的效果加以评估,结果表明认知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交往的主动性,另外学龄孤儿们的孤独感均有所下降,但对于他人的信任度仍旧偏低,最后学龄孤儿的调节能力有所提高,人际矛盾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