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散居孤儿社会救助中家庭视角的缺失与社会工作的介入
【6h】

散居孤儿社会救助中家庭视角的缺失与社会工作的介入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一、问题的提出

(一)提出问题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际意义

二、文献综述:家庭与社会政策

(一)直接保障模式

(二)间接保障模式

(三)自我保障模式

(四)文献分析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三)理论视角:结构家庭治疗模式

1.家庭结构

2.家庭次系统

3.界限

4.联盟和权力

(四)“社会散居孤儿社工帮扶”项目简介

1.项目理念

2.服务对象

3.操作模式

四、散居孤儿救助政策及其缺陷

(一)散居孤儿救助政策介绍

(二)散居孤儿救助中家庭视角缺失及其后果

1.物质主义取向

2.个体主义取向

3.碎片化倾向

五、散居孤儿救助中家庭视角缺失下的社会工作介入

(一)散居孤儿家庭评估

1.基本情况

2.家庭结构

3.服务计划

(二)家庭辅导——结构家庭治疗的案例分析

1.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2.促进家庭成员沟通

3.改善“亲子”关系

(三)社会支持平台搭建——“心”家庭结对帮扶

1.建立情感连结

2.获取亲子经验

3.更新教育观念

4.获得精神支持

六、社会工作介入的效果评估与政策建议

(一)家庭辅导的成效评估

(二)“心”家庭模式的经验

(三)政策建议

1.重视家庭服务

2.倡导非正式力量

3.重返家庭政策

七、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发现

(二)研究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散居孤儿作为特殊儿童之一,数量庞大,生活现状并不乐观。在散居孤儿养育照料方面,目前政府将重任寄托于散居孤儿的抚养家庭,但现实是很多抚养家庭困难重重,无法有效发挥福利作用。即社会政策与家庭之间存在着这样一个悖论:一方面政府依赖于家庭在养育下一代方面的重要作用,但是另一方面社会政策并没有对家庭提供足够的支持,使社会上大部分的散居孤儿及其家庭面临着非常困难的现状。社会工作者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在为散居孤儿提供专业服务时引入了家庭视角,以弥补社会政策在救助中物质主义与个体主义取向所导致的不足。本文以J市“社会散居孤儿社会工作帮扶”项目为例,研究社会工作者运用结构家庭治疗模式为散居孤儿家庭提供服务是否能够有效改善散居孤儿的生活状况,并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出可行的模式,提出政策倡导,使社会政策更系统化,行政管理更具针对性与有效性。
  在行动过程中,一方面社会工作者作为主要力量,在家庭层而运用个体辅导、家庭会议、“亲子”活动等方法来调整散居孤儿抚养家庭的结构,改善家庭关系,提升家庭的养育能力;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作为资源链接的中介,为志愿者家庭与抚养家庭之间建立结对帮扶关系,使抚养家庭获得更多帮助。社会工作者在项目服务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认识到了对家庭支持的重要性,只有家庭正常发挥功能才能有效保障散居孤儿的生活。因此,社会政策在救助散居孤儿时除了对其提供物质帮助外,还应该协助家庭去正常、有效地发挥福利作用,这需要国家建立并完善家庭政策,重视家庭的功能并使之得到充分发挥。

著录项

  • 作者

    王皎;

  •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
  • 学科 社会政策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棉管;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青少年;
  • 关键词

    散居孤儿; 抚养家庭; 社会工作; 政策调整;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1:20:39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