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丝绸文物修复的薄型丝织物研究与开发
【6h】

基于丝绸文物修复的薄型丝织物研究与开发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纺织品文物保护历史及现状

1.3.2 丝绸文物修复材料研究状况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5 课题的创新点、重点和难点

第二章 丝绸文物修复相关知识

2.1 丝绸文物损伤原因及类别

2.1.1 损伤原因

2.1.2 类别

2.2 丝绸文物修复的必要性及遵循原则

2.2.1 修复的必要性

2.2.2 修复的遵循原则

2.3 丝绸文物修复材料的选用原则及难点

2.3.1 选用的原则

2.3.2 选用的难点

第三章 现有丝绸文物修复材料的分析

3.1 现有丝绸文物修复材料的类别

3.2 现有丝绸文物修复用丝织材料的分析

3.2.1 现有修复用丝织材料的收集

3.2.2 丝绸文物修复用丝织材料的性能测试

3.2.3 丝绸文物修复用丝织材料的对比分析

第四章 基于丝绸文物修复用薄型丝织物的开发

4.1 织物技术规格设计

4.1.1 原料及纱线细度

4.1.2 捻度、捻向

4.1.3 密度

4.1.4 组织

4.2 织物工艺技术参数设计

4.3 新产品试样

4.3.1 新产品试样

4.3.2 试样过程中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

4.4 新产品性能、风格测试与分析

4.4.1 性能、风格测试

4.4.2 测试数据分析

4.4.3 最优开发试样的确定

4.5 新产品(白坯绸)性能优化

4.5.1 脱胶整理

4.5.2 柔软剂整理

4.5.3 结果分析

第五章 丝绸文物修复用薄型丝织材料透明度测定方法的探讨

5.1 加固修复材料的透明性能对文物的作用

5.2 相关材料的透明度评判方法

5.2.1 翡翠透明度的测定方法

5.2.2 尼龙-6单丝透明度的评判测定方法

5.2.3 纸张不透明度的测定方法

5.2.4 透明皂透明度的测定方法

5.3 织物透明度评判方法的探讨

5.3.1 织物透明度的形成机理

5.3.2 织物透明度评判方法探讨

5.4 织物透明度评判方法的验证

5.4.1 薄型织物的透明度的测试

5.4.2 薄型织物的透明度的评判方法的验证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基于丝绸文物修复用薄型丝织材料性能指标的权重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展开▼

摘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物做为古代文明和国家文化的一种象征而备受关注,文物保护科学研究工作逐步深入开展,对丝绸文物的保护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丝绸文物修复工作是丝绸文物保护的重要手段和环节。就此而言,技术方法和修复材料是最为关键的两个因素。我国虽然是丝绸古国,拥有大量的丝绸文物,但适应各类丝绸文物的修复材料却比较缺乏,除了以现有的丝织材料替用之外,尤其是适用于糟朽丝绸文物修复的薄型丝织材料还需依靠国外进口,严重影响了我国丝绸文物的修复和保护质量。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国内丝绸文物保护尚在起步阶段,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应用上都相对落后。因此,对糟朽类丝绸文物修复用薄型丝织材料进行专题研究和开发,不仅可以较为系统地分析现有的丝织修复材料的性能和风格,为相应的丝绸文物匹配适应性较好的修复材料提供科学依据,而且可以降低对国外修复材料的依赖性。
   本课题结合我国相关博物馆在丝绸文物修复工作中面临的实际情况,以浙江省文物局“基于丝绸文物修复的薄型丝织物研究与开发”项目为契机,在查阅大量参考文献及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在以下四方面做了研究:
   1.对目前国内外博物馆常用的典型丝绸文物修复材料进行收集、测试和对比分析,得出:目前国内外常以丝织品作为丝绸文物的修复材料,但国内大多以现有的丝绸品种替用,其中适用于糟朽丝绸文物修复用薄型丝织材料尤为缺乏;
   2.在分析国外先进的丝绸修复材料的基础上,结合国内丝绸企业的生产水平,通过技术规格设计、工艺技术参数设计、试样,开发出适合糟朽丝绸文物加固修复的丝织材料共10个品种。对其进行性能指标测试后,运用层次分析法,通过专家打分确定各层级指标权重,然后运用模糊综合评判决策方法评价出最优规格设计为:原料为桑蚕丝,纱线细度1/13/15D,纱线捻度14T/cm,捻向2S22,织物经纬密280×250根/10cm,组织为平纹。
   3.在满足文物修复材料透明度的前提下,通过脱胶及添加柔软剂等方法改善材料的柔软度,设计出7种优化品种。然后对这7种材料进行性能指标测试,运用模糊综合评判决策法对各优化品种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其最优方案为:70~85℃的自来水中脱胶60min;最优品种规格为:纱线细度1/13/15D,纱线捻度14T/cm,捻向2S22,织物经纬密292×255根/.0cm,组织为平纹。
   4.鉴于透明度对于糟朽丝绸文物修复用丝织材料的重要性,通过对纸张等4种材料透明度的评判方法进行研究,寻找出一种适合于织物透明度的评价方案一白度仪法,并运用层次分析法以及模糊综合评判决策方法,验证了所运用的方案具有较理想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