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无缝塑身内衣的塑形效果与压力舒适性关系研究
【6h】

无缝塑身内衣的塑形效果与压力舒适性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社会的不断进步促使人们对于服装的多样化、舒适性的需求日益增加,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逐渐使这些需求变为现实。在时尚与健康并重的时代,人们除了追求视觉美感之外,更希望服装具有集重塑人体形态、美体修身及舒适性于一体的功能,这在塑身内衣中显得尤为突出。在这种需求下,新一代的收腹提臀塑身内衣应运而生,其采用一次成型技术,无需接缝,集舒适、体贴、时尚、变化于一身。无缝塑身内衣改善了传统内衣都有的接缝,提高了塑身内衣的舒适性以及外观效果。然而,由于无缝技术刚刚引进,技术不是很成熟,在实际的穿着过程中,大量顾客反映无缝塑身内衣的塑身效果并不是很好,有的组织结构过于松散,有的过于紧绷,使得塑身效果与舒适性大打折扣,因此寻求既舒适又美体修身的塑身内衣是研究无缝塑身内衣的主要方向。本文从该点出发,从收腹提臀塑身效果与压力舒适性两方面进行研究,并寻求之间的平衡关系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的研究内容为:进行市场调研选取7件具有代表性的无缝塑身内衣,通过三维人体扫描仪选取符合凸腹落臀体的女大学生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并做实验筛选出了9个压力测试点。在压力舒适性及实验评价方法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无缝塑身内衣的压力舒适性及塑身效果的主观评价实验及客观评价实验,测试者分别对7件样衣的压力舒适性及塑身效果进行主观打分并进行客观测试。并对压力舒适性、塑身效果主客观值进行分析得到压迫性、舒适性、塑身效果的部位排序及样衣排序,运用模糊数学、参数区间估计的方法分析各测试点的主客观压力值,得出各测试点及各部位压力舒适性范围,利用回归关系分析部位压力舒适性与塑身效果得到两者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通过对各部位组织结构的分析及用逆向工程软件对人体臀部造型的分析,优化无缝塑身内衣的组织结构搭配及立体造型。
   本文所得具体结论如下:
   1)静止站立状态下各部位测试点的压迫感主观值排序为:C>D>I>E>B>G>A>H>F;各运动状态下部位测试点的压迫感主观值排序为:弯腰状态:A>B>G>I>E>C>D>H>F;下蹲状态:G>A>B>C>D>G>F>I>H;前抬腿30°:C>D>I>E>B>G>A>H>F;后抬腿30°:C>D>I>H>E>B>G>A>F。
   2)分析女式无缝塑身内衣臀部、腹部塑身效果主观频率值,得出腹部、臀部的样衣塑身效果排序:腹部⑥>⑦>⑤>②>①>④>③;臀部⑤>⑥>⑦>④>②>①>③。
   3)利用参数区间估计得到部位压力舒适范围,分析各状态下压力敏感度与承压能力为:静止状态下腹部压力较为敏感,腹部侧下方E点和臀凸点的承压能力较小。
   4)腹部收缩量与压力值的线性关系为(^y)=0.132+0.805x(0.984≦x≦1.154),提臀量与压力值的线性关系为(^y)=0.160+0.386x(0.904≦x≦1.271)。
   5)通过逆向工程软件对臀部造型优化,对各部位的组织结构进行分析,预测出既符合压力舒适性又具有塑身效果的组织结构搭配:即腹部应为弹力较小的单面提花组织或毛圈组织,臀杯处应为弹性较大的1+1罗纹组织。
   6)以M号尺寸为例设计并制作出无缝塑身内衣二款,选取符合实验要求体形的30名测试者进行压力舒适性试穿实验与收腹提臀实验,以此验证结论的有效性。采用spss信度分析以及模糊综合评判分析得出,二款塑身内衣压力主观评价舒适度均达到舒适级别,塑身效果主观评价也已达到4分以上,各部位压力值均在舒适范围内,优化结果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本课题通过对无缝塑身内衣的压力舒适性及收腹提臀塑身效果的研究探讨,得到各部位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服装压舒适范围及静止状态下的收腹提臀量,利用回归关系分析出静态下压力舒适性与塑身效果之间的回归关系,对组织结构进行优化以达到压力舒适性与塑身效果两者平衡,从理论与实践角度为无缝塑身内衣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