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当代中国政治改革的经济分析
【6h】

当代中国政治改革的经济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导论

第一节选题的原因、意义和价值

第二节研究现状综述

一、对政治改革动因问题的探索

二、对政治改革的目标和途径的认识

三、对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关系的认识

第三节研究方法和基本结构

第一章利益与政治的关系

第一节利益是社会人的一般追求

一、什么是利益

二、利益的特征

三、利益的结构

第二节政治是人们利益的协调器

一、利益差别与利益矛盾是政治产生的基础

二、利益协调和利益整合是政治的主要功能

三、利益分化和利益追求是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二章政治制度需求与政治改革

第一节政治制度需求与利益需求

一、政治制度需求的概念界定

二、政治制度需求源于利益需求

第二节政治制度需求是政治改革的必要条件

一、政治改革的一般理论

二、政治改革是满足政治制度需求的政治形式

第三节利益结构变化是当代中国政治改革的内在要求

一、当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及利益结构的变化

二、社会利益需求对政治改革的压力和要求

第三章政治制度供给与政治改革

第一节政治制度供给:政治改革的实际发生过程

一、政治制度供给是解决社会利益矛盾的过程

二、政治制度供给是以新的制度安排替代原有制度安排的过程

三、当代中国政治改革要打破原来高度集权的制度结构

第二节当代中国政治改革是政府主导的政治变迁

一、政治改革是政治制度供给者决定的政治变迁

二、政治制度供给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

三、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供给的方式分析

第三节政治制度的供给:公共选择的过程

一、公共选择的基本理论

二、从公共选择的角度理解政治制度供给

第四章政治制度均衡与政治改革

第一节制度均衡的基本理论

一、制度均衡的提出

二、制度变迁的经济分析

第二节政治制度供给不足是当前中国政治生活的主要矛盾

一、政治制度供给不足的表现

二、政治制度供给不足的原因分析

三、政治制度供给不足的危害

第五章当代中国政治改革方式分析

第一节中国政治改革是渐进式政治变迁

一、集体理性指导下的政治变迁

二、渐进式政治改革的特点和优势

第二节渐进政治改革的成本—收益分析

一、渐进政治改革的成本

二、渐进政治改革的收益

第三节渐进政治改革的矛盾和发展前景

一、渐进政治改革的矛盾

二、渐进政治改革矛盾的解决及其发展前景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积极推进政治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孜孜以求的政治目标,也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主题。当代中国为什么要进行政治改革?如何理解当代中国政治改革?当代中国政治改革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当代中国政治改革的前景如何?这些问题虽然学术界已经进行了较多的理论探索,但由于研究角度的限制,问题的探讨并不深入。本论文以当代中国经济改革和社会利益分化为背景,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以利益分析为视角,以西方公共选择和新制度主义的研究方法为支持,提出了一个政治制度供给一需求分析的理论框架,从经济的角度,具体说就是从成本一收益的角度为理解和认识当代中国政治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论文主要探讨了如下问题: 一、论文从对利益的概念、特征和结构的分析入手,探讨了利益与政治的关系。指出利益是社会人的基本追求,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基本因素,当然也是人们参与政治活动的基本动因。论文提出,利益是形成国家和政治制度的基础,是民主政治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推动政治改革和政治发展的基本因素。而政治关系的确立,国家、政府和政治制度的建立,则是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权威性手段。政治制度一经确立,就使得社会成员的利益竞取行为有了制度规范和规则保证,可以促进人类行为和社会关系的有序化。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论文着重从政治发展的角度对当代中国经济改革和社会利益结构变化对政治改革发生、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和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一个从利益视角理解当代中国政治改革的基本思路。 二、论文界定了制度、政治制度、政治制度需求、政治制度供给、政治制度均衡等基本概念,提出了一个从政治制度需求一供给不均衡角度理解当代中国政治改革的理论框架。论文认为:社会成员在利益需求的基础上产生了对政治制度的需求,而政治制度需求是政治改革发生的必要条件。只有社会成员产生了对政治制度的需求,才会要求政治系统提供相应的政治制度安排,进行政治变革。当代中国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出现了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差别扩大化、利益矛盾复杂化的趋势。社会利益关系的变化,实际上对政治体系提出了扩大有序的政治参与、维护政治稳定和保持政治合法性的制度要求。当然,社会成员产生的政治制度需求,只是为政治改革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而政治改革的真正发生,必须有赖于切实的政治制度供给。政治改革的实际发生过程,就是政治制度的供给过程。政治制度供给是以新的政治制度安排代替原来旧的政治制度安排的过程,而原来的制度安排之所以被代替,是因为其制度净收益为零或小于零,已经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利益需求了。而新的制度安排的期望净收益则大于零,能够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利益。政治制度的供给过程,也是公共选择的过程,是对社会利益需求基础上的政治制度需求回应和满足的过程,其中政府在公共选择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论文进一步提出,当代中国政治改革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政治制度需求与政治制度供给出现了不一致,即政治制度的非均衡状况。这种非均衡主要体现为政治制度的需求旺盛,而政治制度的供给则相对不足,是一种制度供给不足型非均衡。而且,这种非均衡不仅体现在基本政治制度上,更主要体现在具体政治制度上,其主要表现为具体政治制度供给不足。这样就可以理解我国政治变迁的方式为什么是政治改革而不是政治革命了。 三、对当代中国政治改革方式的成本收益分析。论文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政治改革,是一场渐进式政治变迁。是中国共产党从公共利益出发,在集体理性指导下的政治变迁,也是政府主导的政治变迁。这种变迁方式可以弥补人类政治理性和改革经验的不足,避免政治改革的巨大风险。我国的渐进式政治改革表现出强制中的诱致性变迁,双轨过渡、增量先行,从局部到整体、多项分进,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推进相结合的特点。这种变迁形式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其改革的成本较小,收益较大,从经济的角度看有其合理性。也就是说,我国政治改革过程是通过试点试错积累经验,分阶段分步骤,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先外围后中心,先微观后宏观,从局部到整体逐步展开的过程。这种改革方式和激进式改革相比,有利于减小改革的阻力,以较小的改革成本获得较大的社会收益,避免大的政治风险。当然,渐进式政治改革也会积累矛盾,积聚风险,这是渐进政治改革的悖论。论文在分析渐进政治改革风险的基础上,提出渐进政治改革的矛盾解决,需要在坚持渐进改革基本思路的前提下,通过加快政治改革步伐的方式加以解决。笔者相信,只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政治改革的领导,加强对政治改革进程的控制,政治改革的步子迈的更大一些,不会改变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也不会破坏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我们对中国政治改革的前景充满期待和信心。

著录项

  • 作者

    刘务勇;

  • 作者单位

    中共中央党校;

  • 授予单位 中共中央党校;
  • 学科 科学社会主义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李良栋;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政治制度;
  • 关键词

    政治建设; 政治改革; 经济分析; 中国;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0:14:18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