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饮用水源水中“两虫”检测方法及其健康风险评价研究
【6h】

饮用水源水中“两虫”检测方法及其健康风险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两虫”的生理特征、危害与去除

1.2.1 “两虫”的生理特征

1.2.2 “两虫”的传播与危害

1.2.3 “两虫”的去除

1.3 “两虫”的检测及影响因素

1.3.1 水样浓缩

1.3.2 分离纯化

1.3.3 “两虫”检测与计数

1.3.4 USEPA 1623法和膜溶解法

1.4 国内外水质标准中微生物指标的比较

1.5 病原微生物的健康风险评估

1.6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不同浊度原水中“两虫’’富集方法研究

2.1 实验材料

2.1.1 主要仪器与耗材

2.1.2 主要试剂配制

2.1.3 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2.2 方法原理及关键问题

2.3 试验方法

2.3.1 样品的背景值

2.3.2 样品浓缩富集

2.3.3 免疫磁珠分离法(IMS)

2.3.4 直接染色

2.3.5 镜检计数

2.3.6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样品的背景值

2.4.2 “两虫”加标量的确定

2.4.3 浓缩富集效果

2.5 小结

第三章 碳酸钙沉淀/密度梯度离心检测浊水中“两虫”的方法建立

3.1 实验部分

3.1.1 水样的前处理

3.1.2 密度梯度离心法(Percoll-蔗糖)

3.1.3 抽滤染色

3.2 结果与讨论

3.2.1 Percoll-蔗糖纯化效果

3.2.2 验证试验

3.3 不同方法的比较

3.3.1 纯化效果的比较

3.3.2 分析成本比较

3.4 小结

第四章 典型水厂原水中“两虫”调查研究

4.1 采样点的介绍

4.2 原水中的“两虫”的检测

4.2.1 检测回收率的研究

4.2.2 原水中“两虫”检测结果

4.3 原水中“两虫”健康风险评估

4.3.1 水厂原水隐孢子虫暴露评估

4.3.2 水厂原水隐孢子虫风险评估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展开▼

摘要

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简称“两虫”)是两类人兽公患的肠道寄生原虫,通常呈现水源性暴发感染,受到国际上的广泛关注。目前“两虫”检测方法常用步骤为过滤、分离纯化、染色、镜检。其中过滤存在工作量大、成本较高、回收率不稳定等缺陷。本研究在简单易行的沉淀法基础上,建立了碳酸钙沉淀—密度梯度离心纯化的“两虫”检测方法。通过对某市开放式河网自来水厂的原水“两虫”的调查及检测,研究其健康风险。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碳酸钙沉淀法能够有效地浓缩富集饮用水源水中“两虫”。采用国标法分别对沉淀后的上清液和沉淀中的“两虫”数量进行了检测分析。在pH=10、投加碳酸氢钠、氯化钙反应1h并静置12h的条件下,上清液中贾第鞭毛虫孢囊和隐孢子虫卵囊的平均检出率分别为1.2%、1.1%,“两虫”富集效率可达到98%以上。
  (2)在碳酸钙沉淀法基础上,对比研究了Percoll-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及免疫磁珠法的分离纯化效率,两者对于贾第鞭毛虫孢囊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2.3%和59.1%,而对于隐孢子虫卵囊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39.5%和52.2%,均满足美国环保局EPA的规定范围;Percoll-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对于贾第鞭毛虫孢囊具有更好的分离效率,而且其分析成本更低。
  (3)针对某市开放式河网的原水采样调查,采用碳酸钙沉淀/Percoll-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的分析方法检测,发现10L水源水中有0-4个贾第鞭毛虫孢囊和0-13个隐孢子虫卵囊。通过剂量-效应指数模型对隐孢子虫潜在风险进行评价可知,常规处理和深度处理后出厂水中隐孢子虫的风险值分别为3.71×10-6和3.71×10-8,远低于美国所接收的最高风险限值10-4,这表明在现有饮用水源水水质和处理工艺条件下,出水安全可以得到保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