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辨识度提升的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滨水景观系统架构
【6h】

基于辨识度提升的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滨水景观系统架构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前提

1.3.1 研究视角——辨识度

1.3.2 研究立足点——运河现状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滨水世界遗产保护开发研究

1.4.2 国外滨水景观保护开发成功案例

1.4.3 国内滨水景观保护开发成功案例

1.5 研究对象和方法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框架

第2章 景观系统架构理论依据

2.1 系统学理论

2.1.1 整体性原理——城市系统学研究

2.1.1 层次性原理——运河景观系统研究

2.2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1 斑块

2.2.2 廊道

2.2.3 基质

2.3 视知觉感应原理

2.3.1 视觉整体性原则

2.3.2 视觉选择性原则

2.3.3 视觉趋简和谐原则

2.3.4 视觉趋向中心原则

2.3.5 视觉流程特性

2.3.6 黄金分割的原则

2.4 视觉景观的管理

2.4.1 近景、中景、远景的安排

2.4.2 主景的选定

第3章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存在问题与分析

3.1 基于开发管理模式分析运河景观系统的问题

3.2 基于视知觉感应原理分析运河景观系统的问题

3.3 基于视觉景观管理分析运河景观系统的问题

第4章 景观系统架构

4.1 营造节奏性的景观生态斑块(宏观层面)

4.1.1 营造城河共生的主题化景观

4.1.2 确立强-中-弱景观节奏序列

4.2.3 建设对话古今的运河建筑群落

4.2 建立视知觉感应的景观廊道(中观层面)

4.2.1 设立画龙点睛的景观标志体系

4.2.2 规划驰动景色的道路系统

4.2.3 构筑显山露水的绿道系统

4.3 打造烘托水文化的视知觉元素(微观层面)

4.3.1 建筑风貌整治

4.3.2 景观雕塑造形

4.3.3 绿化植被配置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的主要结论

5.2 研究的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相关科研项目和成果

展开▼

摘要

2014年6月15日京杭大运河成功纳入“世界遗产”,为了更好的保护遗产,杭州市政府决定将主城区段运河打造成都市型滨水景观。如今随着杭城都市化的高速发展,运河再次被引入大众的生活,成为新的旅游胜地,因此提升运河滨水景观品质变得尤为重要。目前为了改善杭州运河滨水景观趋同的现象,提高其景观辨识度在景观规划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简要回顾了京杭大运河杭州主城区段滨水空间的演变历程,通过对杭州运河地域性文化的深入研究,结合生态学原理、系统学原理与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分析,重点分析了提高景观辨识度的营造策略。
  首先,借助GIS的方法从宏观视角确定大尺度的运河滨水景观区域主题性节奏辨识度,并制定强一中一弱的景观节奏秩序,从心理与生理两方面强化其辨识度;其次,从中观角度根据现状选取运河滨水空间特定区域,设立运河景观标志体系;最后,在微观视角下本文提出了强化建筑风貌、雕塑小品、绿化配置等景观辨识度营造方法。并总结出在尊重自然环境、保护历史遗产的前提下,坚持因地制宜地打造高辨识度的景观。将现代设计手法与各区域主题相结合,营造富有特色的城市景观,最终实现世界性与民族性、现代化与本土化的共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